2024年初,60多岁的吴琼,在一场黄梅戏专场上再次压轴登场,台下满是年轻观众。有人问她:“这么大岁数了,还不歇着?”她轻描淡写一句:“家里那口子还嫌我吵得不够响。”那口子是谁?是小岁的演员阮巡。
曾经外界不看好这段感情,甚至冷嘲热讽说她“老牛吃嫩草”。如年过去,这对“姐弟恋”不仅没散,反而成了业内口口相传的模范夫妻。当年那句“估计活不过三年”的唱衰,如今变成了“羡慕死了”的感慨。可他们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出身不高贵,却活成“黄梅一姐”吴琼出生在安徽芜湖,家境一般,爸妈都是普通工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她小时候不爱说话,也不爱打扮,是那种在人群中容易被忽视的女孩。
但她有一样东西特别出众——嗓子。清亮、透亮,唱起民歌像百灵鸟,邻居听了都夸:“这姑娘以后有出息。”13岁那年,安徽的艺术学校来招生,老师硬拉着她去试一试。她还以为是唱歌,谁知道报上名才发现,学的是黄梅戏。更糟糕的是,老师看她胖,让她练老旦,直接泼了冷水。
但吴琼不服气,她觉得自己也能演花旦。从那以后,开始“自虐式”减肥。别人吃饭她练嗓,别人睡觉她跑圈,梨树下的她常常练到声音嘶哑。终于,她唱出了头,成了同龄人中最亮眼的那一个。毕业后,她进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与其他几位同届姐妹一起被称为“五朵金花”。只不过,她的长相不够惊艳,常常在选角时吃亏。
唱得再好,还是被外貌条件更好的同行抢了主角。最扎心的一次,是她偶像严凤英的传记剧开拍,导演让别人演主角,却让她去配音。她表面答应,心里却彻底清醒了——靠别人认可是等不来的。于是,她决定闯歌坛。事业不顺时,她选择了“退一步”上世年代,吴琼靠着一口好嗓子,转战舞台歌唱类节目,一下子火遍全国。连续多年登上春晚,唱红了一堆黄梅风格的歌曲,成了全国人民熟悉的“黄梅歌后”。可火归火,在剧团却越来越被边缘。领导嫌她太“出风头”,好几次都安排她只在幕后配音。
演出场次也是老三样,老面孔配老剧本,吴琼自己都演腻了。这时候她决定出去深造,跑去北京读书,学声乐、学流行唱法。可惜,“黄梅标签”太强,不管她怎么唱,观众就是爱听她那一口戏腔。转了一圈,她最后又回到了老本行,继续唱黄梅。也正是在这个回归的时间点,她遇见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他出现时,她已经不再幻想爱年,吴岁,早已对婚姻死心。事业没少受打击,感情更是空白一片。年轻时她也谈过恋爱,还为了男友拼命考进剧团,甚至攒钱孝敬对方家长。可到头来,对方变心,她赔了青春又赔了钱。从那之后,她就对感情格外理性,甚至有点自我保护过头。
直到她拍一部MV,遇见了阮巡。他年轻、阳光、帅气,是剧组里最不起眼的男配,却也是最踏实努力的那个。一次拍摄,吴琼站在一座年久失修的木桥上犹豫不前。阮巡什么也没说,直接抓住她的手,先走上去试探板子。那一瞬间,吴琼心里像被什么戳了一下。这么多年,她第一次觉得,原来还有人愿意为她“探路”。爱得小心翼翼,却挡不住流言蜚语刚开始,两人都没敢明说。一是年纪差得多,二来都是公众人物。但日子一久,感情藏不住了。
吃饭会互相夹菜,出门会偷偷牵手,排练完舍不得分开。他们尝试“地下恋”,但总有媒体嗅到蛛丝马迹。有人拍到他们一起出现在郊区小馆子,一张模糊照片成了网络热搜。网友开骂:“她图他年轻,他图她名气。”吴琼当时很痛苦,连家里人都反对。
父亲当场摔了茶杯,吼她:“你疯了?找个小你一轮的?!”阮巡那边也不好过。父亲气得病了一场,母亲倒是开明,说:“他喜欢就行。”吴琼一度想放弃。可阮巡不干,他在一次活动上牵起她的手:“她比我大没关系,我愿意用下半生陪她走完。”这一牵,扛下了所有舆论。婚后才是考验的开年,他们登记结婚。没有豪华婚礼,却在网上开了直播,那时直播结婚还不常见。
不少网友涌进来看热闹,更多人是想看“这段感情能走多久”。起初,两人的生活节奏完全不同。吴琼习惯早睡,喜欢清淡食物,热衷写毛笔字、泡花茶。阮巡却是夜猫子,打游戏到半夜,辣椒不离口。她的朋友圈全是戏曲圈老前辈,他的朋友大多是剧组新人、导演、技术员。
但生活中最打脸的,不是这些细节,而是突如其来的怀孕和意外。错过孩子,是她一生的遗憾婚后不久,吴琼发现自己怀孕了。那一年岁,本该小心翼翼,但她为了排练新戏,坚持带病上台,甚至自行服药。几个月后检查,医生说胎儿脑部发育异常,建议放弃。手术后,吴琼整整沉默了一个月。阮巡没劝她,只是在她身边陪着,一日三餐不落。
婆婆也安慰她:“不一定是你错。”可打击实在太大。之后几年,他们四处求医,试图再次怀孕。但年纪已不允许,身体也力不从心。她想放手,提出离婚。阮巡急了:“你别想甩了我!这一辈子我认定你了。”婆婆也训儿子:“你才三十多,她要是不要你,我都不认你了!”
这家人,把她护得太好了。苦尽甘来,他们终于成了“范本夫妻”后来这十多年,吴琼的事业迎来了第二春。连续三次登上春晚,代表作也一个接一个。她开始在直播平台唱戏,用最传统的曲艺,征服了最年轻的一代人。而阮巡,放缓了演戏节奏,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
演出前帮她打理服装,演出后给她泡嗓子水,还学着给她理疗。她出国巡演,他帮她打包行李查时差。两人不是浪漫型,却是实用型。会为五毛钱的菜争吵,也会深夜在阳台喝茶谈戏。邻居说他们是“左手和右手”,平时不觉得特别,谁也离不开谁。岁月留下痕迹,感情愈发厚重吴琼现岁,白发增多,体力也大不如前。但气质依旧在线,出门永远打扮得体,笑容得当。阮巡也年过半百,仍在筹备导演作品,但总留出时间陪她。
去年,她母亲生病住院,他请假三个月在医院陪床,照料得无微不至。老太太临终前说:“你嫁对人了。”结尾:不是“谁高攀谁”,而是“互相成就”阮巡没靠吴琼“上位”,吴琼也没“拖累”阮巡。他们年的时光,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感情,靠的不是年纪对等、身份对称,而是——愿意为对方低头,也愿意彼此成长。有人笑她“老牛吃嫩草”,她偏偏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模样。
有人质疑他图她的名气,他却用一辈子守着她的风霜雨雪。他们没孩子,却活得像全世界最富足的家庭。每段被外界唱衰的爱情,最终能不能走远,全看两个人有没有真的扛住时间。毕竟,风言风语会过去,日子是自己在过。而真正的幸福,从来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