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了数字标签的范畴、应用要求、修改要求等,为消费者和食品行业享受数字标签“红利”提供依据。
《公告》在今年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基础上,为数字标签应用提供诸多指引。一是明确数字标签的范围、使用和修改要求,保障数字标签规范应用;二是鼓励通过数字标签展示更多法定可标示的食品信息,推动数字标签成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良好载体;三是鼓励将数字标签与食品追溯等其他二维码整合,实现“多码合一”;四是明确应用数字标签后食品标签的简化要求,赋能低碳绿色发展。
具体而言,《公告》明确,数字标签是将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通过数字化技术或手段展示的相关信息。其内容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国标强制标示规定,广告、营销等其他信息不属于数字标签。
针对实体标签版面有限的痛点,《公告》明确允许通过数字标签展示更多因实体标签版面受限而无法展示的合法信息,包括:配料具体来源及生产工艺细节、产品产地溯源信息、详细食用方法建议、食品安全与营养特性说明、全链条产品追溯信息等。使用数字标签展示生产者详细地址的,可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将生产地址简化标注为县级行政区名称,并在生产者名称后标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数字标签展示的是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产品信息应当与其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保持一致。
此外,《公告》提及,数字标签展示内容不得篡改,当对数字标签内容进行修改和更新时,应记录修改内容、修改时间、修改者信息等要素,确保信息修改过程可追溯。
为确保用户体验,保证数字标签信息易于获取,《公告》要求,数字标签内容必须清晰、醒目、易读,严格禁止干扰正常阅读的弹窗、飘窗等元素;并大力倡导将数字标签二维码与包装现有二维码整合,实现“多码合一”,通过数字标签二维码,实现食品信息展示、食品追溯、结算等多重功能,保障企业管理效能。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应用数字标签,可极大丰富食品标签信息的展示形式,让消费者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知识,推动其成为科普宣教和风险交流的良好载体,也为食品企业更好地传递食品信息提供了空间。通过数字标签的应用,简化部分实体标签标示,可使食品标签更聚焦于消费者关注的信息,减少食品企业生产成本,赋能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修改留痕则有利于保障市场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为提升数字标签辨识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设计了中国食品数字标签专属徽标(LOGO),作为数字标签的专属标识供食品生产者使用。鼓励食品生产者在设计数字标签时使用徽标,在设计时可以选择将徽标放置在二维码上方(如下图左);或者在确保数字标签二维码识读准确性的基础上,也可将徽标放置在数字标签二维码中(如下图右)。
食品数字标签专属徽标(LOGO)与二维码结合时的两种位置参考。 图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七问七答看懂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
作为食品标签的新载体,数字标签和实体标签究竟有何区别?实体标签可以因此简化哪些信息?数字标签又能额外展示哪些信息?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进行解读。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1、什么是数字标签?
消费者扫描数字标签二维码后,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了解食品标签信息。同时,借助数字标签的页面缩放、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功能,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有效解决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的问题。
数字标签属于食品标签的范畴,其内容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有关预包装食品标签强制标示内容的规定。数字标签不强制标示所有强制性标签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等,但同时在食品数字标签与实体标签上展示的信息,信息内容应保持一致,展示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产品信息时,数字标签的相关信息应当与其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保持一致。
广告、营销等其他信息不属于数字标签,相关信息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数字标签二维码的使用要求有哪些?
为保证数字标签信息易于获取,扫描二维码后,食品标签信息应当在数字标签的一级页面展示。数字标签展示的食品标签信息,应当清晰、醒目、直观,易于识读,不可设置弹窗、飘窗等可能对消费者阅读数字标签造成干扰的元素。
3、使用数字标签时,可简化实体标签哪些信息?
食品生产者通过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展示生产者详细地址的,可在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上将生产地址简化标注为县级行政区名称,并在生产者名称后标示。如,某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上展示的生产地址为“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镇××大道××号”,可在食品标签上标注为“×××生产者(固安县)”。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标示了多个地址的,可按照上述要求分别进行简化。通过简化食品标签上的地址,可为食品标签提供更多信息展示空间,减少预包装食品包装的标签上文字标示信息,节省油墨和包装使用成本,助力企业减碳增效。
4、除食品标签强制性信息,数字标签还可以展示哪些信息?
相比于食品实体标签,数字标签没有版面限制,食品生产者可以同时在数字标签上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展示配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地信息、食用方法、产品追溯、食品安全与营养等信息,便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进一步发挥数字标签在助力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风险交流、食品信息展示等方面的作用。食品生产经营者应确保展示信息真实、准确,不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5、企业可通过哪些途径应用数字标签?
企业可使用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统一平台,通过http://d-label.org.cn/home,进入数字标签平台,登录后按照操作手册要求即可生成食品数字标签二维码。使用其他平台或自建平台的,按照GB 7718-2025及《公告》要求,可自行生成数字标签二维码并应用于食品标签。应用数字标签后,食品企业可扫描数字标签信息登记二维码,提交数字标签应用产品信息,便于统计应用情况。
6、如何实现多码合一?
数字标签二维码临近位置,应标示“数字标签”等字样,便于消费者识别数字标签二维码。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将数字标签的二维码与食品标签上的追溯码、结算码等整合,实现一码多用。产品溯源等其他信息内容可整合至数字标签页面,也可通过链接方式分别关联至已有信息的网络地址,从而实现多码合一。
7、中国食品数字标签徽标(LOGO)的设计有何含义?
中国食品数字标签专属徽标(LOGO)的设计,鼓励食品生产者在设计数字标签时使用徽标。标志主体以汉字“食”为设计原型,诠释“民以食为天”的核心理念。整体融入中国传统印章造型,以方正稳重的轮廓象征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增强公信力,让消费者扫码时更安心。“食”字结构中,融入“人”与“民”的笔画元素,体现“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融入“Digital Labelling&Electronic”的首字母缩写“DLE”,体现数字化、电子化的技术基因,增强品牌在食品科技领域的专业辨识度。标志上部线条构成一把撑开的伞,寓意品牌如保护伞般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9月8日,记者扫描这款酱炒面包装上的数字标签,发现页面具备语音播报、大字模式等功能辅助阅读。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摄
追访1
已有超千款产品应用数字标签
2025年3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首次对数字标签的应用原则进行规定,包括数字标签和食品标签上同时展示的信息应保持一致、不应有影响正常阅读的干扰元素内容等,鼓励食品生产者在预包装食品标签符合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同时通过数字标签展示食品标签信息,明确了数字标签的合法身份。
从2023年超过40款产品完成数字标签试点工作,到2024年参与数字标签试点的产品超过400款,再到2025年8月底,涵盖乳制品、粮油、焙烤食品、肉制品、饮料等大宗食品类别的超千款食品应用数字标签。两年时间内,我国使用数字标签的阵容加速扩张,实际应用中,数字标签的合规性和监管也有待进一步明确。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为数字标签的应用提出了更多指引。
追访2
数字标签应用以鼓励为主 并非强制
“本次《公告》的发布意义重大,解答了业内企业关注的核心内容,清楚说明了数字标签的要求是什么、哪些内容可以减免、哪些信息需要保留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李宇向新京报记者分析,虽然近两年数字标签推广成效显著,但与庞大的食品数量相比,普及率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在李宇看来,本次《公告》对数字标签范畴、应用要求、修改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如同一颗“定心丸”,能够帮助很多原本在观望阶段的企业更快调整状态决定下一步方向——觉得公告内容能达到预期、满足自身需求的食品企业,会马上着手推进数字标签的应用;觉得对照要求,暂时不适合做数字标签的企业,也能下定决心,把精力放在继续完善实体标签上。“总体来看,本次《公告》对推进数字标签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有了明确的法规依据,企业推进工作就有了方向和支撑,不用再担心因为政策不明确而出现合规风险,将极大推动数字标签技术在行业的快速普及。”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于航宇表示,随着新国标实施日期的临近,本次《公告》的发布除了进一步规范了数字标签的应用要求,也为食品企业应用数字标签提供了相应的便利措施,“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将数字标签应用在食品标签上。”
李宇也认为,目前,数字标签的应用以鼓励为主,并非强制。但如果企业有换包装的需要,又刚好在本次公告明晰要求后,想要尝试应用数字标签,那么抓住本次节点,将换包装、换标签工作结合起来一次性完成,也可以在时间、人力、费用上省去不少成本。
追访3
“多码合一”是标签升级的新方向
数字化时代,很多生产者在数字标签出现前就已为自己的食品包装加上了二维码。市场走访中,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些二维码“身份”各有不同,包含抽奖活动、溯源码、企业微博或微信公众号、防伪码等。
“首先要明确的是,上述几种二维码等和数字标签是并列关系,并不能直接画等号。”李宇指出,溯源码主要用于追溯产品信息,验证码多用于辨别产品真伪,品牌二维码是为了增强用户黏性,而数字标签是专门用于呈现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有的法定信息,比如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信息等,定位和功能完全不同。
基于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的需要,部分食品包装在应用数字标签前就已有两个二维码。北京消费者王先生指出,自己吃东西时偶尔会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看看有哪些新内容,但如果出现太多二维码就会觉得有些麻烦,降低扫描欲望,“最好扫一次就都能看到”。
为确保用户体验,保证数字标签信息易于获取,本次《公告》也大力倡导将数字标签二维码与包装现有二维码整合,实现“多码合一”,通过数字标签二维码,实现食品信息展示、食品追溯、结算等多重功能,保障企业管理效能。
李宇指出,鼓励“多码合一”是标签升级的新方向,不过落实到具体操作中,企业也会思考相关简化是否会影响品牌、活动曝光率等因素。故而如何实现“多码合一”,还需要多方共同探索平衡企业信息传递需求和消费者使用便捷性的折中方案。过渡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多码合一”尝试形式,比如在一个二维码页面里通过分类展示多个二维码想要表达的信息、放入跳转链接等,这些尝试都需要在得到市场反馈后逐步优化,所以短期内可能还是会存在多种形式并存的情况。
多码并存时,为避免混淆,《公告》指出数字标签二维码临近位置,应标示“数字标签”等字样,便于消费者识别数字标签二维码。
9月8日,记者扫描这款薯片包装上的数字标签,页面呈现的商品信息、原料信息等一目了然,较包装上堆叠的小字更加清晰易寻。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摄
追访4
需要探索更多让消费者受益的点
采访中,部分消费者也透露出如果使用数字标签,线上信息是否存在被商家篡改的可能、如何加强此类监管等担忧。
对此,结合预包装食品标签新国标和本次《公告》可知,数字标签不强制标示所有强制性标签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等,但同时在食品数字标签与实体标签上展示的信息,信息内容应保持一致。同时,《公告》进一步提出,企业应建立完备的数字标签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
具体而言,企业需实施版本管理,完整记录标签初始版本和历次更新版本内容,确保数字标签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建立翔实的操作日志,在标签初始创建和后续修改时均应记录操作时间、操作者身份、操作类型、操作内容以及操作来源等关键信息。日志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采取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障标签数据的存储与传输安全,有效防止数据泄露、越权访问或篡改,确保标签数据安全性。
目前,为进一步优化数字标签管理、推动数字标签全面应用,按照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部署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将2025年作为“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组织全国各省份及相关食品行业开展数字标签应用推广,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湖北、湖南等省份积极响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推广活动。蒙牛、鲁花、百事、飞鹤、三元、康师傅、星巴克、双汇、光明等企业积极响应。
于航宇表示,本次《公告》的发布,可进一步为食品企业使用数字标签、市场监管部门有序开展监管提供保障和指引。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加大推广力度,使数字标签真正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也希望相关行业,可以利用数字标签这一信息化载体,不断拓展其应用场景。“比如将数字标签在网络食品经营中体现,提升食品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在一些生活场景中与智能家居联动,比如将食品放入冰箱后,通过互联互通,系统就能自动提示食品的保质期;或者在使用微波炉等家电时,可以通过扫描数字标签二维码,按照推荐的方式自动进行加热。当然实现这些功能,还要站在数字标签不断普及的基础上,通过产业不断创新和丰富,打造食品数字标签的生态链。”
李宇也认为,在推广数字标签的过程中,需要探索更多让消费者受益的点,比如提供更多实用信息(如食用搭配建议等)和辅助特殊人群阅读的功能,让扫码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市场需求也会推动企业更愿意应用,形成良性循环。“我国数字标签的应用在国际上处于前列,但大家也都在探索阶段。可以肯定的是,数字标签不只是技术的进步,若广泛应用好,会衍生更多新功能,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安全的服务。”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
- 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丨斜坡里的“黑科技”:海底捞智能地排风重新定义火锅店“空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