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jnsjmc.com/cache/c9/4583e/d62f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地方上已开始强硬减编制,财政真没有多余的钱了
地方上已开始强硬减编制,财政真没有多余的钱了




奶茶视频APP,奶茶视频下载,奶茶视频app官网,奶茶视频app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5-09-10 23:19:58
来源:革故鼎新网

地方上已开始强硬减编制,财政真没有多余的钱了

字体:

“铁饭碗” 备受冲击。

近日,湖南郴州市发布公告,全市开发区管理机构从15 个精简至 11 个,缩减比例达27%;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从80 个精简到 41 个,降幅高达49%,而编制数量,已从815 名减至 680 名,其中处级领导职数减少3 名,科级领导职数减少45 名。

事实上,湖南郴州只是体制内精简编制浪潮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多地机构改革频频登上热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河南。

河南省启动事业机构改革,省直事业机构精简比例不低于50%,事业编制精简不低于30%,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及编制16 名以下的事业单位。

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渐进式调整,河南此次改革堪称跑步前进。

而这场声势浩大的地方机构改革,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地方财政真的没钱了,实在难以支撑庞大的开支。

这里的“没钱”,一方面源于支出规模过大,另一方面则是收入持续萎缩。

先看支出情况。

河南省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数量多达16 万个,编制人员超200 万,此外还有数量庞大的编外人员。

按照常规的编内与编外1:4 的比例推算,整个河南的泛体制内人员总数估计高达数百万,每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依赖财政供养。

由此,河南省的行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7%,远超全国11.7% 的平均水平。

为了供养额外的行政人员,不得不挤占其他重要领域的资金,财政早已不堪重负。

再看收入方面。

2023 年河南土地财政收入为 1622 亿元,而三年前这一数字为3324 亿元,直接腰斩。

另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是转移支付。2023 年河南省财政支出达 1.1 万亿元,但税收与卖地收入总和仅6900 亿元,于是中央调拨了5800 亿元转移支付,使其成为仅次于四川的第二大转移支付接收省。

通常认为,四川获得最多转移支付是因为承担的任务多、牺牲大,而河南获得较多,恐怕更多是出于“扶贫” 目的。

但“扶贫”久了,中央恐怕也会有顾虑。

况且,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来自沿海发达省份,而这些地区近期受国际因素影响,未来几年转移支付的空间不仅难以扩大,反而可能缩减。

多重因素叠加下,河南若不加大改革力度,恐怕会被沉重的财政负担拖垮。

因此,这次改革的背后折射出两大变化:

第一,地方盲目扩张思维的终结。过去城市边界不断扩大,机构数量膨胀,编内编外人员激增的现象,在如今的大紧缩背景下,都将成为历史。

第二,地方财政模式走到尽头。地方财政“去地产化” 已成必然趋势,各地土地财政的 “水龙头” 逐渐关闭,必须逐步向税收财政乃至新一轮资产税财政转型。

此次改革虽有“狂飙突进” 之势,但也有个细节值得关注:就是“减上补下,减县补乡”。事业单位的编制并非直接裁员,而是一部分下沉到基层部门,一部分调整到科技、教育、民生等其他领域,这种做法值得肯定。

【纠错】【责任编辑:吧内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