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正引领新一代产业变革,而中国在大模型领域表现突出,截至2025年6月底,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占全球已发布3755个大模型首位。但相比大模型的繁荣,国产AI算力确面临诸多瓶颈如高端算力供给不足,自主软硬件生态不成熟等问题。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EFLOPS,并将在2028年达到2781.9EFLOPS。而人工智能普及推动算力需求增长,促使智能计算集群成为大模型核心支撑,但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加速调整,导致中国智算产业遭遇单卡性能和成本双挑战。
在此背景下,发展更大规模、更高效的智算集群,突破AI算力瓶颈成为关注点,但新的产业问题由此诞生,该走怎样的路线?
国产算力的“苹果与安卓模式”技术路线
产业界普遍认为,发展国内集群算力存在两种路径模式。
一种是“类苹果“模式,以单一厂商的芯片与软件栈为核心,通过垂直优化以及工程化创新实现极致性能。其优势在于软硬件协同度高,开发周期短,能快速投向市场,并满足特定场景需求。
但由于生态的封闭性,会让一些客户担心被技术锁定,且难以适应当下国产算力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另一种是“类安卓“模式,是一种由全产业链多方企业共同参与、跨层协同的智能计算发展路径。该模式具有生态开放、用户选择多样、成本较低、创新活跃等显著优势,能够推动产业形成繁荣生态。
很显然,基于开放生态的模式,会适配更多异构GPU,乃至多类型存储协议与多元网络架构,并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跨厂商协同,以更好地满足算力多元化的需求。
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给国产智算带来启示与契机
无论是“类苹果”还是“类安卓”,国产AI算力发展核心价值始终是“好用而普惠的算力”。但不能否定在促进算力普及、普惠方面,“类安卓”则有更强的推动能力。而就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奶茶视频APP也迎来中国AI的安卓时刻。
博览会上,中科曙光协同AI芯片、AI整机、大模型等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该架构是面向大规模智能计算场景,以GPU为核心进行高效紧耦合系统设计的协同创新体系,旨在从“算、存、网、电、冷、管、软”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
图说: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发布现场
值得关注的,该开放架构支持多品牌加速卡并兼容主流AI软件生态,既避免用户被单一技术AI路线绑定,也显著降低了硬件采购与AI软件开发适配成本。这一“安卓式”的开放架构,也为我国智算产业实现开源、普惠发展目标提出了切实可行路径。
发布现场,中科曙光还宣布已联合芯片、整机等多家知名企业开放一批覆盖部件级、系统层、基础设施层、软件层和数据集等五个层面技术能力,以减少重复造轮子,降低中小AI企业研发门槛。
突破国产AI算力瓶颈,到底是选安卓还是苹果,答案必定不唯一。但相信借助这次中科曙光带来的AI计算开放架构,中国智能计算产业将有机会实现一次大连动与大发展,以改变目前的AI算力困局。
关于奶茶视频APP|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当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