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一场盛大阅兵,更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提醒青年一代珍惜和平生活。”在华越南留学生黎河微感慨。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伴随着天安门广场上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的表演,人们仿佛回到了抗战岁月。多位观看了本次阅兵活动的国际青年表示,他们从歌声中听懂了荡气回肠的历史,从阅兵活动中感受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日本军国主义暴行令人发指,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黎河微曾在教科书中接触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从城市到乡村,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以血肉之躯迎战强敌,“这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作为二战主战场之一,其抗战历史和贡献经常被众多侧重于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西方媒体忽视。在华白俄罗斯留学生许倩认为,年轻一代应成为历史记忆的“守护者”,以清醒的认知辨别歪曲历史的行径,传递历史真相。
回顾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多场战役,美国青年埃文·凯尔表示,1938年的武汉会战令他印象深刻。在他看来,武汉当时已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中心。历时4个半月,中国人民和军队以死相拼,打破了日本妄想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图谋,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
“武汉会战展示出中国人民的坚韧品格与牺牲精神。它告诉世界,日本及法西斯主义是可以被战胜的。”埃文·凯尔感慨。
穿越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青年一代明白了和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用牺牲和坚守浇灌的果实。
应邀出席纪念活动的除了多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还有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14个国家的50位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多位受访国际青年表示,回顾二战,各国间的守望相助、通力合作是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保障。
“国际合作是一种真实的力量。”埃文·凯尔感慨地说起美国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并肩而战、建起向中国运送急需物资的“驼峰航线”的故事。许倩表示,中国持久的抗战迫使日本放弃“北进”西伯利亚侵略苏联的扩张图谋,使苏军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困境,也遏制和迟滞了日本“南进”的步伐。
“中国人民抗日不仅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更为全球战胜法西斯主义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埃文·凯尔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多家国际主流媒体表示,中国通过此次活动向世界展示了其强大实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黎河微认为,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阵和先进精良的国防装备展现了中国军队的组织力量和现代化水平,更凸显出中国人民守护历史记忆和迈向更强大未来的团结精神。她不禁感慨,每一次回望历史都是在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和民族若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铭记历史,从中汲取力量。
许倩直言,“不铭记历史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无数先烈为守护家国与敌人浴血奋战,今人应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醒。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放眼那些深陷冲突的地区,城市沦为废墟、百姓流离失所、青少年失去了在校园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冲突的阴影下,生命变得脆弱易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古巴籍留学生杨卡洛认为,在气候变化、经济危机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面前,合作才是唯一出路。但是一些国家仍奉行“弱肉强食”逻辑或零和博弈思维,这无疑是在制造分裂,危及全球稳定。
埃文·凯尔观察到,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国际热点问题中推动当事方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力推动了全球发展。
“中国用实际行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与发展应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目标。”黎河微说。
“中国与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可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坚决反对仇恨与分裂,主动为正义和平等发声。”埃文·凯尔认为,年轻一代可在教育、科技与气候行动等领域深化合作,为全球和平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铭记历史、凝聚共识,方能让和平的种子在代际传承中扎根生长。”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