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界传来噩耗,意大利著名时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先生离世的消息刚一公布,国内娱乐圈不少明星就陆续在社交平台发布悼念内容。章子怡、胡歌、舒淇、姚晨这些大腕,连同易烊千玺、童瑶、白鹿等年轻艺人,前前后后十几位都发了文,本以为是行业内的正常悼念,没想到热搜广场几乎被吐槽声淹没——评论区彻底“翻了车”,网友们的批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你要是点开那些评论区,会发现吐槽点还挺集中。有网友直接截图对比:“前几天那个特殊纪念日,这些明星们转发相关内容时,字里行间总透着股‘例行公事’的敷衍,连网友都看出来‘没走心’;如今悼念文倒是洋洋洒洒,篇幅比前几天的转发内容还长出一截,这反差也太大了吧?”更有意思的是,十几条悼念文里,唯独舒淇那条,用词简洁得像新闻通稿,一句“感谢您留下的时尚传奇,一路走好”,反倒成了“清流”,被网友调侃“至少没装深情”。
那网友为啥这么大反应呢?说白了,大家不是反对悼念,是反感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敷衍。你想想,要是平时品牌活动个个积极站台,到了真正需要表达立场的纪念日却悄无声息,现在人家创始人走了,反倒长篇大论起来,换谁心里不嘀咕一句“早干嘛去了”?而且这些悼念文读下来,总觉得哪儿不对劲——章子怡那句“二十年风雨相伴,感谢您的时尚启蒙”,胡歌写的“七八年的合作时光,见证了太多经典”,连句式都透着股“批量生产”的味儿,就像提前填好了模板,换个名字就能群发。
要说这些明星和阿玛尼没交情?倒也不是。章子怡和阿玛尼品牌的合作得追溯年前,从早期的品牌大使到后来的深度合作,几乎算是时尚圈的“老搭档”了;胡歌和舒淇也各自与品牌有过七八年的交集,红毯上没少穿他家高定。按说合作这么久,创始人离世发个悼念文本是人之常情,可时机没选对,再好的心意也容易变味。这两天国内本就有特殊纪念节点,公众情绪本就敏感,你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发国际人物的悼念文,难免让人觉得“拎不清轻重”。有网友就直言:“真想悼念,在外网发不行吗?国内平台这会儿发,到底是给谁看呢?”
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绕不开“商业”二字。说白了,高奢品牌对明星的时尚资源有多重要,圈内人都门儿清。一个顶级时装屋的创始人去世,作为长期合作的艺人,不发声可能得罪品牌方,影响后续资源;发声了又怕踩不准公众情绪,两头不讨好。这种“被架着走”的无奈,或许才是多数明星团队的真实写照。类似的,之前某国际影星去世时,国内也有一波明星集体发文,结果文案高度相似,连“一路走好”的句式都一样,当时就被网友扒出“复制粘贴”,说到底,公众人物的表达还是得多点真心,少点套路。那为啥舒淇那条“官方悼念”反而没被骂得最惨呢?或许正因为她够直接,没刻意煽情,反倒显得不那么“刻意”吧?网友想要的,可能从来不是长篇大论的悼词,而是一份恰到好处的尊重——既不敷衍逝者,也不冒犯当下的公众情绪。现在倒好,悼念文发了,却被网友调侃“建议做个表格,统计下谁的文案字数最多、谁的模板痕迹最重”,这恐怕是明星们始料未及的。#明星悼念时机引争议 #阿玛尼去世明星发文遭吐槽 #娱乐圈悼念文案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