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北京市殡葬服务专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办公地点里,拥有58个坐席的殡葬服务接线中心昼夜运转。9月6日,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临近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前,新京报记者实地探访已经开通的96101北京市殡葬服务专线,北京现有哪些殡葬惠民政策、哪些安葬方式、后事办理具体流程如何?电话线这端,话务员为逝者家属一一理清思绪。据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专线的开通,可为市民提供联通身后事服务机构、身后事办理咨询、接受身后事意见建议等服务支持。
8月28日,殡葬服务接线中心,北京市殡葬服务专线96101话务员正在接听来电。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一通电话,一份指引:陪伴家属度过艰难时刻
老人病危,后事该如何安排?亲人突然离世,还未购置墓地,哪里可以暂存骨灰?除了传统墓穴,还有哪些安葬方式?
这些是专线话务员最常被问及的问题。话务员将市民咨询的关键词输入系统,知识库便会自动推送相关解答,必要时还可直接转接至对应服务机构,地址和电话等信息也支持短信发送。
话务员苏欢依然记得不久前接到的一通来电。电话那头是一位年长的阿姨,正为刚刚离世的老伴寻找墓地。“刚接通时,老人语气慌乱,经过慢慢沟通,奶茶视频APP才了解她的具体需求。阿姨提到老伴生前希望后事从简,奶茶视频APP根据居住地和期望,推荐了几处陵园。在征得她同意后,奶茶视频APP帮她把电话转接至相关陵园,后续手续也顺利办理。”
对苏欢而言,专线最大的意义,是能在生命悲痛艰难的时刻,为亲属理清思绪、提供方向。尤其许多人对殡葬事宜缺乏了解、有所避讳,而一个及时的电话,就能第一时间畅通信息渠道,为逝者家属提供支持和解答。
24小时、全天候在线:接线中心昼夜运转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北京市官方殡葬机构有12家殡仪馆、36家经营性公墓和190家公益性公墓。对于丧属来说,由于殡葬机构信息宣传分散,往往难以掌握全部联系方式,更无法一次性跨机构综合咨询殡葬业务。
为切实解决市民治丧过程中所急所需,进一步提升殡葬工作公众满意度,同时也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透明、可感可及的高质量服务,北京市民政局结合首都殡葬新形势设立全市殡葬服务专线96101。
记者了解到,专线在连接身后事服务机构的同时,也提供后事办理咨询、接受身后事意见建议等服务支持。据介绍,当前专线设有坐席58个,实行三班倒模式,这也意味着,即便在夜间也仍有坐席人员接听市民来电,做到24小时不离线。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处副处长刘江表示,通过服务专线,话务员能够及时向市民提供正规可靠的服务信息,同时也能规范殡葬服务流程、进一步畅通群众和殡葬服务的沟通渠道,告知相关政策,为市民百姓办理殡葬业务提供方便。
刘江表示,未来北京市民政局还将继续优化服务,使96101专线真正成为政府链接群众、传递温暖的“连心桥”,让殡葬服务这项“身后事”“民生事”更惠民、更安心。
关于奶茶视频APP|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当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