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jnsjmc.com/cache/aa/ba82f/922ce.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海量财经 | 财务造假24亿、高管拒接监管电话!*ST紫天将被终止上市

海量财经 | 财务造假24亿、高管拒接监管电话!*ST紫天将被终止上市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报道

  9月5日晚间,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紫天)的公告栏弹出一则重磅消息,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出具《终止上市决定书》。

股价变化(来源:百度股市通)

  这家曾经在创业板风光一时的企业,股票将于9月15日复牌进入退市整理期,15个交易日后将彻底告别资本市场,总市值定格在4.44亿元,股价停留在2.74元的历史低位。

  这场由财务造假引发的退市风波,不仅暴露了上市公司治理的深层缺陷,更成为监管部门强化“全链条追责”的典型案例。

业绩概况(来源:东方财富)

  *ST紫天的退市结局并非偶然。回溯其财务数据,2024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8.45%,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95.88%,经营状况早已显露颓势。

  但真正致命的打击来自监管部门的调查结论:2022年至2023年间,公司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等手段,累计虚增收入高达24.99亿元,在多份定期报告中系统性造假。其中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占当期披露营收的78.63%,几乎将真实经营数据完全掩盖,其行为已触及资本市场监管红线。

  监管部门的调查过程堪称一场艰难的执法博弈。2024年4月,福建证监局启动现场检查时发现,*ST紫天披露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无人办公,执法人员辗转至其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才得以开展工作。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分别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以下简称“福建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2025〕3号、〔2025〕4号、〔2025〕5号、〔2025〕6号、〔2025〕7号)。

  在调查期间,福建证监局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短信及紫天科技工作人员转达等方式,通知紫天科技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宋庆、总经理李琳、财务总监LIXIANG(李想)及实际履行公司负责人相当职务人员姚小欣配合检查工作。

  福建证监局称,上述4人知悉该局对其本人及紫天科技检查要求,但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规避福建证监局向公司及其本人送达相关执法文书。“紫天科技无正当理由不按要求报送文件资料,已构成拒绝、阻碍执法行为,严重影响福建证监局对其有关检查工作正常进行,情节严重。”福建证监局表示。

  在监管机构举行的处罚听证会上,*ST紫天及其代理人提出如下申辩理由:2024年系由姚小欣主持公司工作,公司承认对案涉拒绝、阻碍执法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办公场所关闭、大量人员离职、经营困难等也对其配合检查造成客观障碍,据此,紫天科技希望减轻处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

  面对铁证如山的违法事实,监管部门依法亮剑。证监会对* ST紫天及管理层12人合计罚款3840万元,对于原董事长姚小欣、财务总监李想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福建证监局另行对公司拒绝、阻碍执法的行为处以100万元罚款,明确指出办公场所关闭、人员离职等理由不能成为规避监管的借口。这种"财产罚+资格罚"的双重处罚,彰显了监管部门净化市场环境的坚定决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ST紫天的退市并非责任追究的终点。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此前在陆家嘴论坛上强调,对于造假者和配合造假者将开展全方位立体化追责,涉及犯罪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公安机关已于2024年9月对该公司涉嫌“隐匿会计凭证罪”刑事立案。相关行为已达到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追诉标准。与此同时,投资者民事索赔通道已正式开启,部分受损投资者已向地方法院提交立案材料,有望通过司法途径挽回损失。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