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9月9日,H&M位于淮海中路品牌体验中心——H&M风格之邸(House of H&M)正式启幕。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2007年,H&M进军中国市场的首店。2022年,H&M淮海店租约到期,被按下了“暂停键”,沉寂了两年多,H&M采用巨大的红色围挡宣布回归,面积更是之前门店的两倍。有媒体报道称,此次合约租期5年,年租金高达2550万元。
作为首个品牌体验中心,坐拥整栋独立建筑的H&M风格之邸带来了多个首家:
H&M Home首家家居线下门店;H&M首家花店;首家H&M&Café咖啡店登场;全球首个对公众开放的H&M&Space展示空间,首度呈现H&M Studio近年精选典藏系列;全球首发H&M2025秋冬系列;全球首个H&M店内开放式直播空间。
此外,H&M大中华区总部办公室也搬到了店铺上层。
有分析称,H&M风格之邸的开业标志着H&M在中国零售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品牌将零售空间、生活方式体验与企业总部功能有机融合,打造集时尚展示、文化交流、消费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H&M在重塑H&M中国。如果说,之前的H&M门店更像是标准化复制,现在的H&M门店更具创新风格。其门店的策略重点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升单店质量和运营效率。
H&M大中华区总裁司懿徳(Saed El-Achkar)曾表示,“奶茶视频APP计划在中国核心城市开设旗舰店,并以集中优势资源对区域重点店铺进行焕新升级。“
2024年以来,H&M已经对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家门店进行重装升级。
仅在刚刚过去的8月,深圳就迎来1234space旗舰店和深圳大悦城两家门店的正式开业。作为旗舰店,前者面积超1700平方米,门店以米白色系为主色调,此外,该门店尤为强调自然材质和可持续材料的使用。
H&M品牌方向媒体表示,北京市场的新旗舰店也在洽淡中。在今年下半财年,H&M计划在中国新开三家门店。
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H&M集团净销售额达到1120.47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但同店净销售的增长达到了3%。这或许是H&M转换开店策略的结果。
此外,H&M近来也频频被传出将由创始人The Perssons家族私有化的消息。自2016年以来,The Perssons已经通过家族控股公司增持股份至接近64%,掌握着H&M 70%的资本和85%的投票权。
本文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
- 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丨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