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奶茶视频APP以英语为舟,徜徉在华夏文明的璀璨长河里。希望你们未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播者,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日前,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实验小学三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上,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朱鑫源同学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课方法,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我的课程采用互动游戏、情景对话、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锻炼英语口语能力,又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朱鑫源说。
连日来,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9位青年学子,站在贵州省石阡县与纳雍县的土地上,用青春书写着“开学第一课”的篇章。他们跨越千里山河,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誓言。
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天河实验学校,支教团的刘哲源同学以“科技自强,彰显中国智慧”为题,为学生深入讲解当代中国在航天探索、人工智能、数字技术、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们感受科技创新对生活方式产生的变化,激励他们积累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同样在天河实验学校,“小老师”徐月涵带来的“开学第一课”以“童声诵家乡,亲情润黔行”为主题,带领孩子们通过朗读描写贵州童谣,感受字里行间的温暖与关爱。课程特别融入贵州苗族绣娘与女儿的口传歌谣、侗族大歌中的家族训诫等本土素材,让孩子体味“家风永传承”的文化力量。
“科学课的魅力在于它不只是课本中‘沉睡’公式,更是能绽放星火的‘魔法’。”近日,在石阡县龙塘镇小学,支教团成员黄磊以“光与色彩”为主题,借助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并衔接初中物理与化学的部分知识,引领五年级的同学共同探讨光的传播、反射等一系列的科学奥秘。第一次的科学初体验,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
安农大研支团学生带来“开学第一课”。安徽农业大学团委供图
近日,石阡县第五小学,安徽农业大学的李佳致力于为孩子们开启一扇有趣的数学之门。课堂上,她通过丰富的实物教具和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认识奇妙的数字和形状,将“加减乘除”的智慧种子融入生动的生活场景,让“点线面体”成为构建空间想象的趣味积木。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和欢声笑语中,初次感受到了数学并非抽象的符号,而是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
一旁的三年级2班教室,徐秀景同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语言与文化的熏陶。课堂从“横竖撇捺”的规范书写入手,引导学生们感悟一笔一画间的结构与故事,在读书声和组词游戏中,体会语文的韵律与魅力。
安农大研支团学生带来“开学第一课”。安徽农业大学团委供图
安徽农业大学团委相关负责人说,希望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用心用情,引导当地孩子感受美、表达善、传播爱。也希望学生们在黔山秀水间继续挥洒青春热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