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曾经在朋友组的茶局上,听过一位陌生茶友吹牛,尤记当时,他半是调侃半是自豪地说:
“哎,现在那些名山古寨的茶,动不动就几千上万,真没意思。”
“之前有人跟我推销两千多的班章,我看都不看一眼。”
“倒是昨晚在直播间看到的一款白毫银针,只要一百一斤,品相还很不错,打算买点回来尝尝鲜,反正很便宜。”
他说完,桌上几个人呵呵笑了几声。
有人笑他异想天开,也有人小声附和,说现在直播间卖的茶确实便宜。
当时村姑陈只当是玩笑话,并没放在心上。
直到自己也刷到了所谓一百元一斤的白毫银针,才又想起这番言论来。
看着直播间弹幕的那股火热劲,仔细想来,那番话代表的,正是许多茶友在面对光怪陆离的茶叶市场时,最真实的心态。
对高价名茶敬而远之,对低价“好茶”抱有侥幸心理。
这种“便宜茶买了也不吃亏”的想法,恰恰是茶贩子们最想看到的。
《2》
直播间的各种套路,最能鼓动人心。
只要打开手机,各种各样的茶叶直播间扑面而来,或许他们的风格不同,但都少不了精心设计的套路。
有的直播间,热闹得像过年,主播们个个声嘶力竭,表情夸张,好似你今天不下单,就错过了一个亿。
这类主播常用的口号,无非就那几个,“厂家直销”、“亏本甩卖”,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直播间的背景板上,往往还贴着“原价998,今日降价仅需98”之类的字样。
各种氛围灯光,配上主播的串词和倒计时,一种紧张又热烈的抢购氛围就营造出来了。
但只要茶友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猫腻。
哪能每天都有“亏本甩卖”?做生意不是做慈善,没人愿意天天亏钱。
所谓的厂家直销,也不过是批发货或者冒牌货,甚至从外地收来的劣质茶青。
而那些“助农直播”、“现场收茶”,更是破绽百出。
找一处破烂的外景,请几个群众演员摆拍一会,再编造出一些悲情故事,茶友们的同理心就这么被收割了。
主播们不断强调的“最后一单”,也不过是想在冲动火热的氛围中,再给茶友添一份焦虑,让你来不及思考,只能立马下单。
很多不明真相的茶友,尤其容易被这种气氛感染,一不小心就上了当。
《3》
那么,直播间中一百块一斤的白毫银针,真的能买吗?
稍微对白茶有些了解的人,应该都能意识到,这个价格并不符合常理,背后大概率有坑。
白毫银针,是白茶的四大品类中,最珍稀的品类。
它只以茶树春天生发的茶芽为原料,采摘要求高,故而产量极低。
再加上它满披白毫,身形饱满,氨基酸含量丰富,养分充足,价格自然不菲。
福鼎产区普通品质白毫银针,斤价普遍都在千元以上,品质好一些、产区优质一些的,还会更贵。
因此,基本可以断定,直播间内百元左右的白毫银针,绝对不是核心产区、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优质白毫银针。
这些“白毫银针”很有可能用了外地的茶青,虽然模样看起来也是单芽,但香气、滋味与正宗的白毫银针相比,都相去甚远。
再差一些的,还可能是由其他品类的茶叶,剥去叶片后冒充的“白毫银针”。
这种茶的品质很差,香气寡淡,滋味淡薄,甚至有可能出现酸味、异味,完全没有白毫银针应有的毫香蜜韵。
低到百元的价格,几乎就是在直接告诉各位茶友们,这是一款劣质茶。
《4》
再回过头看那位茶友的话,对两千多的班章不感兴趣,这种想法很正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或者消费得起名优茶。
但结合后文来看,究竟是真的不感兴趣,还是舍不得花那份钱,想用更低价格“捡漏”呢?
抱着“便宜茶买了也不吃亏”的想法去买茶,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贪小便宜的行为找了个安慰。
好茶不一定贵,但过于便宜的茶,一定有问题。
它们的原料来源不明,制茶时没有卫生保障,后续的储存、运输也存在安全隐患。
把这样的茶叶喝进肚子,长期以往,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可不是省下来的几百块可以弥补的。
再者,买低价劣质茶的茶友,真的完全没意识到这种茶有问题吗?
其实未必。
大家都懂得“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但总有人想着,万一呢?如果呢?
这种侥幸心理,压过了理性的判断,使一部分人选择性地忽略了劣质茶的危害。
因为花更少的钱买到“好茶”,获利在当下,至于对身体的潜在危害,是未来的事。
这无异于在用自己的健康去赌,赌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捡漏”机会。
《5》
喝茶,本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一定要追求最有名的,但一定不能去喝那些廉价劣质的茶。
买一款价格适中、品质有保障的口粮茶,远比贪便宜去买一款劣质茶明智得多。
所以,下次再听到主播们的呐喊,茶友们不妨先冷静下来,问问自己,这茶叶的价格合乎常理吗?品质有保障吗?天下真的有免费的午餐吗?
摒弃贪图小便宜的心态,学会为自己的健康和味蕾负责,才能真正体会喝茶的乐趣。
喝茶若只为了捡便宜,倒不如去喝白开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