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凯斯
编辑/章鱼
2025年院线暑期档,全是黑马。
而且黑马的类型纷繁复杂。
《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在动画赛道迎来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同时,直男电影的叙事也出现了极为赤裸的代际竞争。
十年前就堪称老套的故事,因为这种罕见的竞争张力频频杀出重围。
《捕风追影》(下称《捕》)上映前,许多人都将其视作是“又一部工业流水线的平庸港产片”。抑或是,“成龙大哥又演扑街烂作了”。
然而《捕》上映仅21天,票房就高达9.5亿。
电影网站评分更是高达8.2,口碑在成龙几十年的电影生涯里位列前三。
与之类似,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F1:狂飙飞车》(下称《F1》)播放前机构预测其票房最多1亿出头。
但在欧美电影国内普遍遇冷和影片题材小众的双重“劣势”加持下,《F1》却逆风拿到4.3亿的票房。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捕》还是《F1》的核心亮点都靠:
六七十岁的大爷们承包。
是的,你没看错:今年暑期档最有杀气的电影,全靠「垂暮老人」生生扛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电影叙事中野心都是年轻人的勋章,而平和让渡则是老一辈的美德。即便双方之间有竞争,也多是暗暗交锋。奶茶视频APP已经很久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
如此野心勃勃的老年人。
*温馨提示:本文包含《F1》和《捕风追影》的剧透,请谨慎阅读。
野心勃勃的「拼命」老头们
打戏,是《捕风追影》的高光时刻。
71岁的成龙一改在其他电影里全程划水的懒散。
他不仅与同龄人梁家辉数次激战,与此沙、文俊辉这样的新生代演员也上演数场拳拳到肉的全武行。
成龙甚至还在某场洗衣房的打斗里,重拾了自己当年“家具城战神”的名号。
难怪网友对此的评价,是“大哥在这片子里的表现,让他的水平直接倒退了20年,太好”。
67岁的梁家辉虽然拿了N次影帝,但却鲜少涉及舞枪弄棒。
在《捕》之前,他只接受了一年的武行训练。
可就是这么个“苍老的动作片新人”,却用一把匕首包办了《捕》里最残暴的几场打戏。
包括一场一人单杀30多名喽啰的高强度车轮战,用杀伐把一个残忍与强大的反派杀神刻画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场决战,也几乎全程由两位老戏骨扛起,他们的年龄加起来将近140岁。
成龙饰演的返聘警队专家,与梁家辉饰演的盗匪团主谋在一个极度狭小的空间里,上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正邪对决。
这场动作戏,据说断断续续拍了15天。
因为该战斗大部分时间都要采用蹲姿的“螃蟹形态”,对四肢关节的损伤极大,所以拍起来堪称“终极熬老头”,用梁家辉的话讲,拍到最后:
“他(成龙)还可以自己走出来,我几乎是四个人抬出来的。”
而这种强度的打戏,在《捕》里远不止这一场。
整部电影看下来,你会发现所有演员在打戏上都很拼,而两个老头尤甚:
像拍持械对决,梁家辉在片场一看到道具就惊了,“都是真刀啊!”
成龙跟他讲,用真刀,心理压力才能上来,而在打斗中,梁家辉戴着的假发便真被砍断了好几回。
这边两个中国老头是真打,而在隔壁《F1》片场,61岁的美国老头布拉德·皮特则是真开。
由于自己饰演的角色是个久经沙场的老赛车手,皮特一接下戏,就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特训。
他仿照真实F1赛车手的训练计划,开始给自己的体能上强度,在练习跑道上一共开了1000多公里,最终让身体能在赛车高速行驶时,抵抗破坏性极强的5G重力。
而皮特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实拍里告别替身,尽量亲自上阵。
这个夏天,院线的大银幕上充斥着努力的老头。
而这种一把年纪还在拼的劲头,也作用到了电影的剧情上。
“世界是你们的
但现在还是奶茶视频APP的”
对于《F1》这部赛车电影到底讲了啥,海外论坛reddit上就有网友锐评:
“在这部电影里,你将会看到由布拉德·皮特所扮演的,年过六旬的职业赛车手,在最后获得比赛的胜利,这告诉奶茶视频APP——
老一辈的人,永远都不要给下一代让路。”
《F1》的人物关系非常经典:
在车队里,有表面上桀骜不驯但有着灰色过去的沧桑老哥男主。
以及有着天才之名但缺乏经验的年轻男二。
一老一少共事,套路的展开自然就是从互相瞧不惯对方的作风,到最终的相互和解。
只不过,在电影的最后,《F1》并不是一个老一辈托举新一辈,让男孩实现男人当年梦想的结局。
与之相反,则是男二在关键时刻舍身一搏,最终助力老哥实现当年未尽的夺冠心愿。
在片末,你会看到已然实现自我的男主再一次踏上了赛车的征程,虽已经60多岁,却大有将传奇再写30年的气势。
而这种“老哥永远能打,老哥永远是老哥”的劲头,在《捕》的反派团里就更强烈了。
在最开始,你会觉得梁家辉饰演的这个老杀手,虽凶狠毒辣,有狼王的霸气,但毕竟上了岁数,俨然到了烈士暮年,要将犯罪的未来交给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那群“狼崽子们”。
而到了影片的中段,奶茶视频APP也确实看到了反派团队里两代人之间的对决。
只不过对决结果,并不是年轻的头狼将年迈的老狼取而代之,而是老狼反过来将头狼完全扼杀。
不止如此,之后这个老狼还在爆炸中幸存,将警方玩弄于股掌,算计了想要算计自己的高智商“狼崽子”。
在决战中一度将成龙压制,甚至到了片尾的彩蛋里还展示了自己的最后一张王牌,成功被网友册封为“终极耐杀王”。
尽管体力不复当年,尽管搞不懂新鲜事物,连数字货币是啥都玩不懂,但梁家辉饰演的这个终极大反派,却自始至终都在向他的孩子们传达这样一个信号:
世界也许终将是你们的,但现在,它还是我的。
这种“旧的不能去,新的不能来”的主题,显著地呈现在了《F1》和《捕》的叙事当中。
而年轻人对此,似乎也不反感,甚至还颇受打动。
这或许是因为,奶茶视频APP从这两部片子里看到的:
不仅是一群一把年纪还在拼的老电影人。
还有与他们的付出相匹配的,属于他们黄金时代的电影工业水准。
电影黄金时代的回响
在《捕》里“退步20年”的,可不只有成龙。
实际上,这部电影的原型是2007年的经典港片《跟踪》,整个故事在导演杨子(不是那位黄圣依的老公)往里塞AI、加密货币等流行元素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已经成功过一次的正邪对决框架。
而除了剧情,整个电影不论是成家班所把关的、干净利落的打斗,还是文戏武戏交织的快节奏剧情推进,甚至是片尾最后放字幕时附赠的片场花絮,都给人一种看当年高质量老香港警匪片的感觉。
在《捕》里,能打的,不只是成龙和梁家辉这两个老哥,还有他们所代表的那个电影时代——
那个因为特效技术匮乏,所以必须实拍实打。
靠拳拳到肉的真功夫,来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与之类似,《F1》所带给观众的,不只有那个虽然早过了赏味期,但也还是能偶尔变帅的老布拉德·皮特。
还有赛车竞技时所创造的速度感、引擎轰鸣时所形成的压迫感,以及用大量实拍所营造的真实感。
从《壮志凌云2》继承过来的制作团队,二三亿美元的投资,再加上赛事主办方的全力支持,给了《F1》这部片子近年少有的高质量视听体验。
以至于不少观众都将该片定义为:
只有去电影院的杜比或IMAX厅,你才能充分享受的片子——它能让你回忆起那个好莱坞电影还可以被称作是“大片”的年代。
所以,当一部今天的电影折射出一个类型片在黄金时代的回响,那么给它匹配一个老牌的故事,并让一个老头去出演,也很妙了。
只不过,虽然《F1》和《捕》在这个夏天,让无数影迷重温了旧日的美好,但人终究还是要向前看的。
回看今年暑期的票房榜,《捕》和《F1》的票房固然亮眼,但真正在暑期档领跑的,还是《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
前者是不到40岁的导演申奥,用平民百姓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寇的可恶,唤醒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情绪,后者则是上美用复古的经典画风,以西游为壳,讲了一个有关职场与普通人的童话——
年轻的制作团队,创新的呈现,映射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这,或许才是当前高票房的版本答案。
诚然,老影人的“奋力一搏”,确实能让奶茶视频APP看到某种类型片鼎盛时期的盛况,但没有人能打败时间,连成龙大哥都在《捕》的花絮里笑谈自己不可能打到80岁。
他们最终,还是要把大银幕交给未来,把过去大片港片的黄金岁月写入历史。而在那之前,不论是《捕风追影》还是《F1》,都是看一部少一部。
只能且看且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