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最高法院判决结果如何,他信家族的公众信任与声望已难回往昔高点,为泰党支持率面临持续下滑。
“14楼住院案”将于9月9日宣判,在此关键节点前,他信突然出走。
“14楼住院案”被视为决定他信政治前途的重要裁决,也是自8月以来影响他信家族及其为泰党政治命运的第三起法律案件。此前两起分别是他信本人所涉的“冒犯君主案”和其女儿佩通坦的“通话门”事件。
9月4日,他信乘飞机离开泰国。次日,他在社交媒体上称,原计划前往新加坡接受身体检查,但由于曼谷海关延误,不得不转飞迪拜。他同时承诺,将在9月8日返回泰国,到最高法院听取“14楼住院案”的判决。据央视新闻报道,他信已返回曼谷,将于9日听取法院判决。
他信曾任泰国总理,其家族被称为他信家族(钦那瓦家族)。长期以来,该家族走出多名总理,在泰国政坛拥有深厚政治影响力。他信家族的崛起被认为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多年来遭遇两次军事政变和多次法律围猎,却依然能卷土重来。
如今局势似乎不同往日。泰国舆论认为,随着佩通坦因“通话门”被裁决解职,为泰党在新总理选举中失利,他信家族的影响力正逐渐下降。目前,他信在“14楼住院案”宣判后的动向难以预料;而此次裁决是否意味着他信家族将逐步淡出泰国政坛,也悬而未决。
三项指控
“14楼住院案”源于他信在2023年回国后,因三项腐败指控被最高法院判处8年监禁,却很快获得泰王特赦,刑期减为一年。但他并未真正入狱,而是以健康为由被转至医院治疗,并在约半年后获释。外界质疑其“健康理由”是否合理,因而案件重回司法审查。泰国最高法院已要求他信于9月9日在泰国听取判决,其裁决结果可能导致他重回监狱。
除了“14楼住院案”,他信近期刚摆脱另一项指控——冒犯君主罪。该指控源于他2015年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宫中某些人物”和泰王顾问机构枢密院一手策划了推翻他信妹妹英拉的军事政变。8月22日,泰国刑事法庭以“证据不足”驳回该案,被视为他信暂时平稳渡过一关。
然而,他信女儿佩通坦未能挺过“通话门”的难关。今年6月18日,一段她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讨论泰柬边境局势的录音外泄。36名参议员随后提请宪法法院调查佩通坦是否违反宪法相关规定。
宪法法院于7月1日以9比0的表决结果正式受理请愿,以7:2的表决结果暂停佩通坦总理职权,最终在8月29日以6比3的表决结果正式裁定她违宪并解除其总理职务。
宪法法院的投票比率从受理到暂停再到判决逐步变化,正如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所言,其反映出法官群体内部的犹豫与权衡;但最终的严厉判决也透露出,宪法法院维护保守势力权威的立场。
周士新指出,在泰国,宪法法院代表的是以王室与军方为主的保守势力。不过,宪法法院虽终止了佩通坦的总理职务,但并未随之限制其未来参政资格,她未来仍可能参与选举,显示当时他信势力与保守势力之间的博弈留有一定空间。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安全与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蒂蒂南·蓬苏迪拉克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表面上看,佩通坦的离开,是这通电话录音所致,但其实是她的政治根基薄弱。佩通坦执政一年缺乏标志性成绩,“通话门”更凸显她资历尚浅、缺乏政策经验,加深了外界对其难以胜任总理工作的质疑。
“更关键的是,他信过去数年间在政坛上树敌不少,这些势力一直伺机削弱佩通坦政府的稳定,在'通话门'事件爆发之前就有人希望拉佩通坦下台。”蓬苏迪拉克说。
政治角力
对他信家族而言,像上述这样的法律麻烦并不陌生。
法律被视为泰国政坛斗争的“利器”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泰国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国王名义上不掌管政务,但实际影响力巨大。军队实际上依附于王室,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力。而泰国法律机构的法官大多数由王室枢密院和上议院指派产生,这就自然地使法律机构和军方站在了反他信的共同阵线上,由此形成了主要由王室、军方、法院和保皇派等构成的保守势力。
“在泰国政坛,民众的选票无法起决定性作用,不是政党软弱,而是其力量被削弱了。真正的权力掌握在宪法法院、选举委员会和反腐委员会之中,而这背后是当权的保皇派。”蓬苏迪拉克说。“过去20多年,泰国政局一直极不稳定。守旧派与既有权力中心不愿移交权力,也不愿与选举胜出的政党妥协。强大的军队、君主制、司法体系与官僚机构,对本就薄弱的民主制度形成了长期制衡。”
宪法法院的作用尤为突出。新加坡尤索夫伊沙研究所泰国研究项目的访问学者纳蓬·贾图斯里皮塔克指出,宪法法院的裁决往往与建制派(保守势力)的利益大体一致,这与宪法法院的身份定位和构成相关。
纳蓬说,保守势力将其视为“道德先锋,保护泰国的核心机构不受其所认为的过度民主之害”。但正是这种身份,而非法治原则,成为宪法法院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也成为其干预泰国政治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现任及历任法官大多由保守派政府任命或延长任期,“这意味着法院在裁决中倾向于维护既得利益集团,这一点早已嵌入其基因之中。”
这一点,他信家族深有体会。宪法法院累计已五次罢免与他信势力相关的总理:从2008年他信盟友沙马在担任总理期间因主持电视烹饪节目获少量报酬被判违宪免职,到颂猜(他信妹夫)、英拉(他信妹妹)被裁定违宪,再到过去一年他信势力代表赛塔与佩通坦相继下台。
除此以外,泰国宪法法院还多次解散与他信势力有关的政党:2007年,宪法法院以选举舞弊为由解散了他信创办的泰爱泰党。随后,其支持者又组建了人民力量党,但该党也在一年后因同样理由被宪法法院解散。2019年,他信阵营的泰护国党因提名一位公主作为总理候选人,被裁定“有损君主立宪制”而遭到解散。
他信势力以他信家族为核心。自2001年以来,其家族势力及其创建或关联的政党凭借草根政策赢得底层支持,在过去多次选举中表现出强大的动员力,并建立了外界所知的民选政府。然而,这一势力被视为对现有体制格局的冲击,保守势力与他信家族长期博弈,他信本人一度流亡海外。
2023年,他信势力代表的为泰党与代表保守势力的政党组建政府,他信也结束了15年流亡重返泰国,被解读为他信与保守势力之间达成了某种“和解”,但这种“和解”极为脆弱。有分析指出,保守势力随时可动用法律工具,以削弱他信势力的政治力量。
《曼谷邮报》等泰国媒体形容,这种现象已形成泰国政坛所谓“法律战争”的政治策略,成为保守势力无需发动军事政变即可推翻政治对手的主要工具。不仅他信家族和为泰党接连遭到法律打击,主要反对党人民党的前身远进党及未来前进党也遭宪法法院裁决解散。人民党党首纳塔蓬曾将其称为“司法政变”。
退出政坛?
泰国政坛的格局变化,加剧了他信家族的困境。就在他信9月4日离境几小时后,泰国国会投票选举自豪泰党的阿努廷为新总理,而为泰党推举的77岁资深政治人物猜格森败北。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对新京报记者说,这无疑是对他信家族影响力的一次沉重打击。
阿努廷与人民党结成政治联盟,其胜选被视为双方妥协的结果。按照协议,阿努廷要在上任后4个月内解散国会下议院以便举行大选。许利平指出,这意味着阿努廷组建的是一个临时过渡政府。但即便是这样短暂的执政窗口,阿努廷仍要把握,因为他希望借助总理职位掌握全局,利用行政资源为其所属自豪泰党服务。更重要的是,他将负责解散议会并组织下一届大选,从而在大选筹备中占据有利位置。
相较而言,为泰党的处境更为艰难。据《曼谷邮报》报道,为泰党未能提出关键政策、无力应对经济挑战、边境紧张局势再现,都在削弱公众对该党的信任,为泰党的支持率处于历史低位,已有多名议员出走,面临着下一届大选赢得不到100个席位的风险。纳蓬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未能向其核心支持者兑现切实的经济政策承诺,钦那瓦家族(他信家族)已经后继乏力。”
在此情形之下,他信的离境动向尤为引人关注。他信曾承诺于9月8日返回泰国,并于9日听取“14楼住院案”的裁决。虽然他信如期返回泰国,外界预计他将听取判决,但其在判决后的去向与动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对许多泰国人而言,这一幕似曾相识。2008年他信同样在面临法律诉讼时宣称“很快归国”,结果却在短暂返国后选择长期流亡海外。这一先例,使外界对他本次的承诺报以怀疑。
按照《曼谷邮报》的说法,如果他信此次听取法庭判决并接受裁决,表明他有意留在泰国,尽管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削弱他的政治影响力,对他本人和为泰党的长远发展有所影响。相反,如果判决结果不利,他信很可能长期滞留海外,继续在海外从事政治活动。
具体情境更加复杂。泰国博仁大学法学院院长、副教授贾德·多纳瓦尼克指出,如果最高法院裁定他信有罪,他须服满剩下的一年刑期。他信可能会寻求居家监禁,从而继续施加政治影响。但如果最高法院认定将其原本8年刑期减为1年的过往赦免是以虚假理由获得的,赦免可能会被撤销。这将迫使他信服满原刑期,也可能迫使他再度流亡海外。
《曼谷邮报》称,无论最高法院判决结果如何,他信家族的公众信任与声望已难回往昔高点,为泰党的支持率同样面临持续下滑。但他信是否会真正退出政坛仍存疑问,其一贯的执着性格显示,他并不会轻易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