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方大丰 本报记者 王鑫 本报通讯员 李小艳
近日,记者来到塘豹火车站采访。11分许,从怀化站缓缓驶来次“慢火车”,稳稳停靠在塘豹站。湘桂边界,焦柳线如一条钢铁巨龙蜿蜒向前,而塘豹站就静谧安卧在这片青山环抱的山坳之中。
这座毫不起眼的小站,坐落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棉花坪村,隶属广铁集团怀化车务段,每日办对列车通过业务,7269/7270次“公益慢火车”就在此办理始发终到。
“大姐,包里的香蕉记得快点吃,天气热,放久了容易坏。”已在小站坚年的站长杨东,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只见他在候车亭仔细检查着每一位旅客的行李,嘴里还不忘贴心叮嘱着。身着蓝色侗族服饰、戴着头巾的中年妇女们,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与杨东热络地聊着家常。
小站虽没有气派的候车厅,甚至没有售票厅。但对周边的乡亲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一个交通站点,更是一扇通往山外世界的希望之窗。
人工开包安检、金属探测仪检查……完成安检工作后,杨东和同事们又贴心端来一盘盘切好的西瓜,分发给候车旅客解暑。“杨站长对我们最好了,就像自家人一样!”正在吃西瓜的旅客吴大姐伸出大拇指。
车站值班员杨尚青裹着防晒衣,手持信号旗和口笛,从寨子方向走来。他刚刚护送一户村民安全跨过股道。由于塘豹站没有围栏,而部分村民上山种地必须横跨股道,为保障安全,车站工作人员风雨无阻轮流值守,保驾护航。
两年前,塘豹站没有直达站台的水泥路。站台对面的村民进站,要过河、爬坡、穿铁轨,十分不便。为此,杨东和同事多方奔走,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很快建成一米长的水泥路,这也成了小站与侗寨的“贴心路”。
12分,7270次列车鸣笛启程。车窗内,背着竹篓的村民向车站工作人员挥动双手,杨东微笑着招手回应,他知道,他们很快又将在这个“温情小站”相见。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