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选出新的自民党总裁,也未必就是铁定的新首相”
据NHK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7日,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行紧急记者会,宣布决定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石破茂为何选择此刻辞职?将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哪些影响?新总裁选举如何安排?谁会参选?后续政局焦点何在?NHK政治部主编德桥达也对此进行解读。
石破茂为何选择此刻辞职?背后原因是什么?
石破茂此次辞职,被认为是考虑到要求举行临时总裁选举的呼声在党内扩大,且有可能达到半数以上。根据NHK掌握的数据,截至9月7日,明确要求提前选举的议员已超过130人;在都道府县的自民党地方支部中,明确表示要求或倾向于推动提前选举的也已超过20个。总数的过半数门槛是172票,目前已接近这一数字。
如果按原计划在9月8日汇总意见后,支持举行选举的票数未达过半数,但明确的“支持派”与“反对派”阵营也会就此形成,进而导致党内分裂,留下长期隐患;而若支持票达标,则相当于党内多数派对石破茂发起了“罢免”性质的行动。
事实上,自民党内希望石破茂在党内对立激化前主动引退的呼声也在增加。9月6日晚间,自民党副总裁菅义伟与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在首相官邸与石破茂会谈时,也敦促其尽早辞职。
尽管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失利后,石破茂曾多次表达留任意愿,并将应对物价上涨、处理美国关税措施等政策议题列为优先事项,但最终他可能认为,唯有自己主动卸任,才能平息党内混乱。
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哪些影响?
石破茂此次辞职对日本内政与外交的影响不容小觑。自7月参议院选举以来,自民党内部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无论是执政党内部,还是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政策层面的讨论几乎毫无进展;而总裁选举的启动,将进一步延长这一“政策空白期”。
内政方面:围绕应对物价高涨,关于废除汽油税暂定税率的讨论仍在持续,但参议院选举的焦点议题如现金补贴和消费税等讨论均未见进展。
外交方面:尽管日本最终推动美国就关税措施发布了总统令,但仍有部分遗留问题待解决。
在国内外议题堆积如山的背景下,政府长期停滞并非好事,自民党需尽快构建新体制,并展现如何与在野党寻求共识。
总裁选举的预计日程
预计自9月8日起,自民党将围绕总裁选举的具体实施方式展开讨论,选举日程将根据实施方式调整,核心争议点在于“是否纳入党员投票”。
根据自民党规则,此次选举属于任期未满情况下的“临时选举”,理论上可采用不进行党员投票的“简易流程”;但党内也存在“应更充分反映党员意见”的呼声。
但两种流程的耗时差异显著:若不纳入党员投票,从决定举行选举到完成投票,通常需2至3周;若纳入党员投票,则需约1个月时间。
总裁选举的可能候选人
目前候选人名单尚未明确,但预计核心参与者将以去年总裁选举中与石破茂竞争的8名候选人为主。其中,以下几人的动向备受关注:在决选投票中与石破茂竞争的高市早苗,以及得票较多的小泉进次郎、林芳正、小林鹰之、茂木敏充的动向备受关注。
目前,支持上述潜在候选人的议员已开始通过召开会议等方式展开行动。不过,自民党当前面临特殊局面:除麻生派外,其他派系均已解散,虽然以往的派系联系依然存在,但议员难以形成统一行动。加之众议院、参议院选举接连失利导致国会议员总数减少,候选人甚至有可能凑不齐20名推荐人。因此,普遍认为此次候选人数量可能会比去年有所减少,接下来“拉拢推荐人”的竞争将率先进入白热化阶段。
今后政局焦点
即使选出自民党新总裁,也并不意味着其必然能在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
去年众议院选举后,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失去多数席位,但由于在野党未能推出统一候选人,石破茂才最终通过首相指名选举当选。此次在野党是否会推动“统一候选人”策略,将成为关键看点。
即便自民党新总裁最终如去年般当选首相,执政党在众、参两院均为“少数派”的格局也不会改变。因此,在此次总裁选举中,“如何与在野党互动”——是针对具体政策寻求个别合作,还是推动组建联合政府框架——将成为各候选人需明确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