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记者 张骜
戴着眼镜,一脸学生气。周末上午,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片区的“浣溪茶”茶饮店里,主理人佟大任早早开了门。
平时在城里上学,周末来山里开店。05后佟掌柜自今年5月起,扎进了韭园片区。尽管只有周末和部分周五营业,小店每月流水却超万元,已经站稳了脚跟。
佟大任在制作茶饮。北京日报记者 张骜 摄
“浣溪茶”店面不大,30多平方米,就在马致远故居对面。和一般茶饮店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中药元素。操作台上的小碟中,摆放着红枣、枸杞、红玫瑰花瓣、胖大海、罗汉果等原料。货架上,陈列的茶饮包也标着本草字样。
佟大任烧开了水,熟练地将几味中草药搭配茶叶、水果,煮了起来。不一会儿,药香伴着茶香飘出,本草奶茶的茶底煮好了。
佟掌柜和几位“伙计”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在“浣溪茶”的社交账号上,“把《本草纲目》泡进茶杯里”的宣传语,正是这群大二学生的初衷。
翻看小店的饮品单,主打的茶饮有18款,无一不是中草药与花瓣、水果的结合。这些配方来自校内的实践项目、作业。就拿名为“茉莉七子”的轻乳茶来说,配料含熟薏米、白芷、茉莉花等,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健脾利湿。
“不少回头客会专程来买奶茶视频APP配好的茶包,自己回家煮着喝,已经成了奶茶视频APP的固定客群。”他说。
大二学生为什么会到王平镇开一间茶饮店?这源自一场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佟大任的妈妈是门头沟人,几年前返乡创业,开起民宿。给妈妈帮忙的过程中他发现,人们对绿水青山的向往日益强烈。京西的村子、景区里,也不乏年轻人创业开民宿、文创店。于是,一个投身绿水青山的创业梦想在他心中“发芽”。
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课堂实践少不了中药配伍。佟大任不止一次和同学们打趣:“咱的配方效果不比那些‘熬夜水’差,要是能投产,准受欢迎。”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镇里的微信公众号得知,王平镇正在打造以元曲、马致远为文化要素的街区,地点就在韭园片区,计划引入一批年轻创业者,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体验。
佟大任联系了镇里的相关负责人。对方说:“您的创意非常好,但开店只有您自己肯定不行,而且奶茶视频APP要定期对营业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业态的活力。”
佟大任试探着问几个关系不错的室友:“现在有个把咱们的作业投产的创业项目,有兴趣吗?”
大家眼睛一亮,展开了热烈讨论。最终,经过与家长、老师、镇街的反复协商,以佟大任为首的八名大学生组成了“浣溪茶”茶饮店的经营团队。资金一起出,配方就用在课上验证过的。除了轮流到店值班,还分出专人负责财务、宣传工作。
作为带头人,从装潢、进货到盯店、出茶,佟大任的业余时间都给了小店。可刚开始,村民们不知道草本茶饮为何物,进店也不知道点什么。
慢慢地,“浣溪茶”有了邻居,经营的都是特色餐饮、文创。茶饮店与马致远故居、元曲习研所形成了良好的文旅生态。
游客多了,“浣溪茶”有了销量,也成了街区主题活动、文化市集的参与者。开店三个多月来,“浣溪茶”为王平镇引客不少。在前不久的夏日麦田音乐会上,“浣溪茶”的几款主打产品大受欢迎,不少观众都加了佟大任的微信,要订购茶饮包。
“一开始,村民们对奶茶视频APP的饮品兴趣不大,随着参加的市集、活动越来越多,他们品尝后也觉得不错。”佟大任说。
一杯小小茶饮,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也为乡村的文旅发展引来“活水”。佟大任和门头沟的缘分,还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