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通讯员 石秀珍 刘正平 安徽日报记者 陈成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宿松经开区的安徽顺源智纺有限公司5G智慧车间,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科技感:数字化系统精准调度,数十万个纱锭飞速运转,每小时稳定产出20吨优质纱线。
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早年依赖半机械化生产,质量难把控、生产效率不高,让奶茶视频APP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不明显。”顺源智纺副总经理管卫东坦言。
纺织服装产业是宿松县传统优势产业。过去,大多数纺织企业都被相似的发展难题所困扰。
“不少企业老板是从产业工人起家,一年利润也就百来万,却要一次性投入百万元资金用于数字化改造,大家心里都没底,而且数字化转型意识也不强。”宿松经开区经发局(招商局)局长廖浩告诉记者。
为了破局,当地政府制定关于支持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改造的若干政策,不仅给予2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还组织企业负责人赴浙江台州、山东青岛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在政策支持下,顺源智纺等龙头企业率先“破冰”。
“数字化改造后,生产线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与汇总,产品质量提升20%,产量提高30%。”管卫东说。
顺源智纺的成功,让更多企业打消了顾虑,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宿松县趁热打铁,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018年落户宿松县的安徽优定服装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推进“智改数转”,从传统西装加工厂蝶变为年产能超10万套的高档服饰生产商。该公司总经理余志刚透露,今年他们将追加5000万元投资,引进高档生产设备,对产线进行数字化升级。
目前,宿松县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市场主体超3000家、企业55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58家,培育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