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7 来源:高人雅士网作者:不约儿童1
“你也来了。”
“来了就不要怕,怕了就不要来。”
九三阅兵前夕,一段台湾学者苑举正偶遇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的短视频在互联网上流传,兮兮相惜之情令人感慨。
和洪秀柱一样,今年苑举正也受邀参加九三阅兵。观礼结束后,网连线对话了苑举正,对话中动情地回忆起《黄河大合唱》带来的民族共鸣,并多次用震撼一词来形容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带给自己的情感冲击,言语之中充满了对祖国发展的自豪和激动。
作为抗战后代,苑举正携父亲照片前来,强调勿忘历史、反对分裂。苑举正认为,此次阅兵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定力,这将促使台湾社会更加深入思考两岸关系与民族未来。
网:之前看到您用“热血、热泪、热爱”六个字总结观礼感受,具体是哪些瞬间让您产生这样的情感共鸣?
苑举正:我用“热血、热泪、热爱”来形容是有层次的。因为我也曾是热血青年,当然我所谓的热血不是真的流血了,而是强调自己的情感非常丰富,热血青年就是这个意思。毕竟不到战时是看不到流血的,我们看阅兵,看的是为战争做准备,可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作为一个热血青年,要时刻不忘初衷。
热泪是我在看阅兵的时候,听到合唱团和军乐队的配合,泪水就出来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我感情丰富吧。《松花江上》响起,因为我是北方人,经常听很多家里的朋友说,当年东北军入关的时候,大家一起唱,都在掉眼泪,那我也跟着掉眼泪。后面听到《黄河大合唱》是非常鼓舞人心的,而我家里跟黄河有关系,所以我的眼泪更是噗嗤噗嗤地掉。
我热爱我强大的祖国,她争气,我们爱她;她要是不争气,那我们也不能够放弃她,我们还是要爱她,要爱到她像今天这样争气。我在现场看到各式各样的新武器,就是这样感受。
苑举正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阅兵现场自拍照
网: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提到,听到《黄河大合唱》时“眼泪夺眶而出”,是什么让您如此动容?
苑举正:我是山东人,家里是鲁西的,我们山东老乡都特别喜欢我,我一到山东去,他们就很高兴。从小我爸爸就跟我讲要看黄河,当年我们家就靠着黄河,所以我从小就非常清楚黄河的故事,像黄河流经的省会城市是兰州。
我妈妈是鲁北人,在黄河口那边,就是现在的滨州市。而我爸爸家是在黄河最凶险的那一段,从河南到山东的那一段,所以我们是鲁西北人。从小我对黄河的感情就很复杂,它是我们山东人优越,但生活困苦的源头。《黄河大合唱》很振奋人心,每次听到我都会比较感情用事。我不喜欢看悲惨的故事,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我都尽量避免,《南京照相馆》看完以后会很难过。但《黄河大合唱》就会令人激愤,我坐在天安门底下,在那个场合中,就是那么的激奋人心。我觉得,但凡是爱国的人,不只我一个,都在掉眼泪,很多人都在掉眼泪。
网:在现场观礼,哪种装备或方阵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您如何看待祖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苑举正:方阵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民兵方阵,你看那些女兵,飒爽英姿,声音洪亮,联合国维和部队方阵也给我印象非常深。
民兵方阵
装备的话,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导弹,它出来的时候,从现场看,真的是奇大无比,还有坦克,一些无人装备以及干扰装备,也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中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DF-61和DF-5C。我听它的解说,可以打到任何位置,全球覆盖。那DF-61更是听都没听过,我们以为会看到DF-51,结果来了个DF-61。
我说句良心话,原来的那些军迷,都是按照图像来猜,简直就是望文生义嘛,其中的机密,知道的人不会很多。DF-5C超级大,你很难想象,在现场看就像一个商轮的头那么大,非常震撼。上面的字母DF-5看得非常明显,我坐的位置不错,就在前排,看得非常清楚。这些武器没人看得懂是做什么的,我觉得,既然在阅兵式上没有正式的说明,那我们也不能乱讲,反正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
DF-61
DF-5C
我还有一个想说的点,希望大家注意,就是现场的合唱团和军乐队,也特别震撼,我刚好就坐在合唱团旁边,前面就是军乐队。唱歌的人,指挥的人,军乐队的纪律性特别高,一点儿不比在上面受阅的部队差,所以我特别感动。
网:民进党当局对此行是有所阻挠的,在这种压力下,您为何仍坚持“越是有人讲不敢来,我们越要来”?这种勇气和决心源自何处?
苑举正:第一点,可能因为我是山东人,性格耿直,很多人跑过来问我,我就当面噎他们一顿。你们说我敢不敢,我人都在这里,你问我这种敢不敢的问题,不觉得很无聊吗?我做的是对的事,就没有敢不敢一说,只有做不对的事,才有敢不敢的问题。举头三尺有神明,我怕什么?
第二点就是我这人个性比较幼稚,就觉得去现场看阅兵式是个难能可贵的机会。这是历史性的一刻,2025日这一天,大家都知道中国再也不可能受到欺负了,中国在等别人开第一枪,我们的武器太厉害了。这些天和别人讲到这个问题,我好几次都是老泪纵横。
网:作为“抗战家属”,父亲参与抗战的故事如何影响了您对历史、国家的认知?这些故事对您此行有何特殊意义?
苑举正:我的父亲很伟大,他是在台的山东人领袖,我们山东人当兵的多,但我父亲到台湾是当上了校长的,这个地位就不一样。1939年,因为我家的房子被日本人烧掉,我父亲就带着游击队抗日,做了汶上县的代理县长。此时正值国共合作,所以我父亲就跟八路师的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团长杨勇一起联手打过梁山歼灭战。因为我成长于台湾,当年他跟我说这些事都说得很隐晦,这也是他个人生涯中的一个大秘密。
一直到岁的时候,他才完全告诉我。当时就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他们认为你中国人怎么可能打得过日本人?还谈什么梁山大捷?甚至连我母亲都对我父亲说的话不认同,她是典型的山东女人,非常彪悍,会抽烟,我们那个时候都听她的话。而且她口才很好,比我倍,我父亲的口才还不如我,所以他讲不过我母亲。
梁山歼灭战遗址纪念园 齐鲁晚报
后来我是怎么发现我父亲受委屈的呢?到年,我父亲去世了,当时我做自媒体有很多粉丝,我就问他们有没有梁山大捷。他们告诉我不但有而且还有个梁山大捷的纪念馆。所以我特别感动,就去梁山看,看完之后到现在我都还在收集相关资料,找我父亲的资料。他们的的确确是歼灭日余人,是大胜啊,而且是跟八路军合作的。
这次我就带着我父亲的照片,带着他讲的这些话来看阅兵。看的时候我就跟他讲,我觉年是我们抗战胜利的最后一年,因为之前我们对日本的态度都很模糊。我以前上节目,有主持人问我,为什么日本人怕俄罗斯人,怕美国人?为什么日本人会对韩国道歉?为什么日本人对中国既不害怕也不道歉?
我说,这是因为我们不团结,我们分裂,只要你分裂,那日本人就永远欺负你。我认为日本人强了以后欺负你是必然的,所以我来的时候就背着左宗棠评价日本人的最后两句话,“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所以我们如果再分裂下去,那日本人又来,就太惨了。我是抗日家属,山东很早就被日本人占下来了。他们在山东坏透了,烧房子,一烧就是上百户。你可以找老一辈的人问一问。农民是很可怜的,他们只有那点房子,靠天吃饭。所以我那个时候问我父亲,你为什么要抗日,他说我都没地方去了,我不抗日,我干什么?
网:您认为此次阅兵及纪念活动向台湾社会成功地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能否触动台湾同胞,特别是年轻人,去更深入地思考两岸的历史联结与未来?
苑举正:第一点,我必须强调这次阅兵不是针对台湾,上回阅兵对台湾就够了。我坦白的讲,这次阅兵也不是针对日本,是给日本看的,但不针对日本。这次阅兵针对的是“一国”。大陆不需要多做解释,台湾的年轻人看完就会有转变。全世界军力最强在“惠台”哎,但它这么做的前提是,你得是中国人才行。你要说你不是中国人,那“攻台”还有什么好讲的。
8日在国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朱凤莲表示,统一大势不可阻挡,“倚美谋独”注定失败,“以武谋独”必将自取灭亡。
第二点,台湾现在“倚美谋独”的想法就是跟美国商量,商量完以后美国人自己也了解到,这么做下去,能有什么未来啊。我不用担心,美国现在也没有这个实力,美国极有可能经过这次阅兵以后,它检讨一下。我觉得整个情势会转变,大概两三个星期后,中美之间可能会有大消息出来。我不是说美国不行,而是说美国自身要做出决定。
第三点就是一切才刚开始,中国的进步是长远的进步。我到处跟人讲,我希望中国再进步八百年,这是整个民族崛起大计划的一个开端。以前两岸之间,对日本、美国厚颜无耻的人多了去了,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过去,你有在美国工作的经历,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当上美国人,会说英语,那可是不得了,是人上人。现在,没了,这才刚开始,以后就慢慢来。
网:您认为此次展现的国家力量与民族凝聚力,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最终统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苑举正:首先,这次阅兵的影响会非常大,它的主要目的就非常符合中国军事传统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你看完了以后要不要试试?这个意识非常明显。为什么会突然摆出这么一大堆大家看不懂的武器,就是在说你要不要试试。
其次,台湾现在“倚美谋独”,花了一半儿的预算买美国的武器,而且美国还不交付武器,那你要跟大陆打什么仗?一说就是打城镇战、巷战,那你看看那些机器狗是干什么用的,那就是打城镇战的,你这是要去送死吗?
第三,在所有的大国博弈中,如果从实力出发来承认中国的地位,那台湾的问题就顺势而解了。
本文系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