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7 来源:流水桃花网作者:不懂球的老汉SC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建设科技强国进行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聚力推动实现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稳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当前,我国已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向着纵深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在以极其高昂的姿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竞争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手段,全球科技竞争呈现白热化的状态,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虽然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在科技竞争和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奶茶视频APP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牢牢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坚持自主创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正确道路。
坚持自主创新,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周期长、技术复杂程度高、设备与人才投入大,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应聚焦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安全领域,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以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聚焦难点堵点,精准布局投入方向。对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持适当倾斜,提前布局可控核聚变、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注重拓宽资金来源,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科研投入,推动多元化投入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科研机构资助机制。鼓励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科研投入的队伍中,形成全民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为科技创新活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提升关键领域的稳定性支持水平,解决核心科技研究工作的后顾之忧。
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在世界科技创新格局中,一些领域已经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科技创新重点发生转移,目标与任务也已随之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对科技体制作出相适应的调整,并着力破除一些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以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包括: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统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促进科技资源整合,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举措、资源平台、科研力量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构建高效、有序的组织系统和决策体系。推动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相协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市场需求引导科技创新的发展,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和效率,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科学研究范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度大、风险高、链条长,离不开产学研合作、全链条协作。因此,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必须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要重视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鼓励科研工作者勇挑重担,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难题。聚焦“高精尖缺”领域,以科技创新需求为指引,着力培养一批海内外顶尖的战略科学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活水”。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系统,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完善人才培养系统。青年人才精力充沛、敢于突破,在科技攻关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应优化全周期培养体系,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并给予青年科技人才充分的信任、足够的关怀以及更大的科研自主权,让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事业。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流动的工作机制,形成科研人才的全链条支持体系,激发人才科技创新的活力。
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强化文化与服务支撑。包括:优化人才配置和评价体系,根据人才特点和能力配置相应的工作内容,推动科研评价改革,在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不良倾向的同时,建立更加科学和公平的科研活动评价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极大的艰巨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成绩,需要科技工作者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科研评价体系也应当避免绩效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导向,持续整治“以帽取人”和“牌子”之风,扫除科研工作中的论资排辈现象。健全科研考核的长周期评价机制,减轻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考核压力,为其提供成长的宽广通道,为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减轻科研工作者的负担,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的非科研负担,让青年科技人才“轻装上阵”,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
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基因深深融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不断走向胜利的不竭精神动力。面对日益激烈的技术主导权争夺,世界强国出于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考量,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封锁与垄断,加剧了我国在高端科技领域的外部压力。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越是要清醒地看到,核心科技只能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去实现。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创新发展的主动权。事实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要靠中国人自己。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对于中国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己来解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要正确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进一步明晰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切实把创新的主动权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黎朝辉 崔凡 赵曼,分别为新疆大学博士生,新疆大学博士生,新疆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