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民宿安静了许多。
往年,朋友圈被各种九宫格占领——莫干山的竹林别墅、洱海的临水露台、厦门的设计师院落等。近年来,这样的晒图变少了。
从业者们也感受到了变化。一家中高端民宿的客服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暑期预订量同比有所下降,民宿供给市场扩张之快,也使得中高端民宿打起了价格战。
一方面看,民宿行业正在爬坡过坎,但走近观察,却不难发现一些积极的转变:对消费者而言,价格逐步回归理性,以往依赖“打卡出片”的网红民宿,正在向更注重体验与实用价值的方向转变。
桂林市阳朔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吸引了一批民宿经营者。依托当地遇龙河的秀美风光,一家名为瓦畔隐舍的民宿今年开业。店长廖祖庆坦言:“今年客房没那么满,奶茶视频APP能更专注服务每位客人。”
面对市场变化,民宿经营者“各显神通”。在桂林,有的民宿主打升级服务,如提供在夜间送点心等“晚安服务”,举办非遗工坊手工艺品体验活动,或带客人上山、开展“瓦”的溯源;有的打包推出套餐价,在原有的鱼鹰夜捕、桨板体验的基础上,用飞拉达、洞穴探险等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当地还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研学桂林—课本里的中国”等主题线路,在线路中融合龙脊梯田、芦笛岩地质科考等元素,更好融合主题旅行与配套服务。
来自广东的梁女士近期入住桂林一家中高端民宿后表示:“住民宿最看重的还是独特的山景和房间整洁度。开窗即见自然,原生态景观让人心情舒畅,这才是应有的体验。”
“民宿提供的独特体验,形成了自身的市场差异化竞争优势。”携程集团合作拓展部广西区域总经理秦豪说,“不少传统酒店尝试融入更多个性化元素,在保持标准化服务的同时增强特色;民宿的客群运营也更精细,比如针对带娃的家庭增设儿童游乐设施。正是这些贴近需求的服务,令一些价格较高的中高端民宿仍然能够赢得目标客群的青睐。”
当前,民宿市场长周期与品质化的特点明显。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民宿预订7天及以上的订单占比达40%以上。另据一份民宿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民宿品质化趋势上升,今年2月在线民宿预订价格超400元的民宿需求占比达30.9%。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民宿注册量分别为9.1万家、10.02万家,同比分别增长136.87%、10.08%。面对不断扩张的行业现状与更加注重性价比的消费需求,广西旅游协会副会长高琳说,民宿行业需要拓展获客渠道、摆脱对短期住宿的依赖,从业者应当积极发展长周期、规模化的旅居产品,并深度融合本地文化,推动民宿向“旅居+研学”“旅居+康养”的复合业态转型。
在社交平台上,宠物友好型和亲子配套设施完善的民宿受到欢迎。有特色、有温度、注重服务体验的民宿,留住了一批成熟理性的消费者。
这个夏天,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民宿生态,成为想要放松度假的人更好的选择。(记者邹雨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