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一位英国政策专家“美国梦”的破灭:百年移民故事为何换了模样?
作者:newbeeclass 来源:平凉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09评论数:
中国日报网9月9日电 近日美国“商业内幕网”报道了一段跨越一个世纪的两代人在美国追梦的不同经历,以最直观的对比,勾勒出“美国梦”在时代更迭中被重塑的真实模样。
1912年,一名24岁的爱尔兰青年带着全部积蓄抵达美国纽约湾埃利斯岛,坚信这片土地将改写他的命运。在费城的工业领域奋斗20年后,他攒足财富返回故乡,也让后代得以到英国开启新生活。一个世纪后,他的曾孙女、如今已成为关注全球经济的政策专家爱丽丝·拉斯曼飞抵肯尼迪国际机场,满怀期待地开启了她向往已久的人生新篇章。
时间来到2025年6月,已在美国停留三年的拉斯曼获得了华盛顿某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机会,本可申请签证延期,却毅然决定提前结束她的“美国梦”。“这个国家对待弱势群体的方式令我深感痛心。我无法坐视一切继续恶化。”她说道。
“商业内幕网”报道截图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两年间,她结识了来自全世界的同学。这些交流深化了她对社会公平的认知,也坚定了她以专业服务弱势群体的志向。然而现实远比理想更为复杂。
毕业后,她原已获得美国国际开发署经济学家的口头录用,却最终遭遇聘约取消。她不得不提前启动OPT签证(国际毕业生实习工作签证),必须在60天内找到工作以维持合法身份。焦虑与不确定性迅速笼罩了原本清晰的未来。她身边许多国际学生同样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在政策与现实的夹缝中艰难争取留美的一线希望。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持续加剧。数据显示,在18至29岁的Z世代人群中,约四成表示自己“勉强度日”,相信“美国梦”仍可实现的人数低于四成——这一比例在所有年龄段中最低。高昂的生活成本、医疗负担等问题,正重新定义这一代人对稳定与幸福的理解。
拉斯曼指出,更深层的改变体现在移民叙事中。与其曾祖父那个“美国需要移民来建设”的时代不同,如今的移民常成为新闻焦点:学生签证审核趋严、驱逐航班增加、离境令频发……这些变化不断侵蚀着许多人曾经坚信的“美国承诺”。
作者:中国日报 宋晨在拉斯曼牵挂的那些朋友中,有人因担心入境被扣而不敢离境,有人因庇护申请被撤销而沦为无国籍者。“美国梦”的世纪,似乎正在落幕。如今,她的非美国籍朋友没有一个是自愿留在这片土地的——他们悄然离去,也不作告别。
拉斯曼表示,当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将第一袋粮食运抵冲突地区时,那才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国家”应有的姿态。她曾极度渴望相信美国的承诺,相信它本该有的模样,但她在美国珍视的一切都在崩塌。
“奶茶视频APP曾有过的所有梦想都破灭了。”拉斯曼的好友克莱尔告别时说。这句话背后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的戛然而止,也是一个时代背景下集体信念的动摇。从1912年到2025年,从工业时代到信息社会,“美国梦”仍在被书写,但其轮廓与代价,已悄然改变。
(编译:马芮 审校:高琳琳 韩鹤)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