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式常:工作61年不买车,83岁坚持打卡上班,终生只爱一个人
如果你翻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很难不被达式常吸引。他身姿挺拔眉眼温润,气质儒雅站在那里,不说话都像在演戏。这是当年无数人心中的“银幕男神”,却从不张扬。
83岁那年,别人都在享受晚年清闲,他却每天坚持打卡去剧院上班,他这一生没有豪车,没有绯闻,没有刻意追求的名利,只有一份初心一段深情,一生不变的朴素与专注。从艺61年,他从未买车不开车,结婚58年只爱一人,这样的人在娱乐圈,可以说是“绝版”!01|出身清贫1940年,达式常出生在上海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早逝,家里兄弟姐妹多,母亲一人拉扯孩子们长大。家庭的困顿没有打垮他,反而让他从小懂得自立自强。他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争口气,也从没给家里添过乱。上学时,他因身材高挑嗓音清朗,被频频选上舞台朗诵、演话剧。
那时他才发现,自己居然能在舞台上找到自信、找到光。1959年,他顺利考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这是一所专门为上影厂输送人才的电影学院。要知道,他班主任正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演员孙道临,许多同学后来都成为中国影坛的重要人物。就在这所学校,自己也遇见了此生最重要的人——王文皓。02|大学初恋王文皓同样是表演系的学生。家境比达式常还要拮据,年幼失去父母,靠哥哥嫂子抚养成人。她性格内向身体也不好,曾因声带问题休学一年,两人最初的交集发生在图书馆。
因为经常借阅同一本书,慢慢熟悉了起来。王文皓身体虚弱,达式常便常常帮她打水、送饭、陪她复课,久而久之两人感情升温。他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山盟海誓,只有每一个日常的细节。1966年两人结婚,婚房不到八平米,摆上一张床、一张桌子就几乎没有转身空间。婚宴没有婚纱也没有,结婚那天,他们只是在邻居家炉子上煮了两碗挂面,配上咸菜。
虽然简单但踏实,他们的婚姻就从这碗面条开始,走过了半个世纪。03|沉寂八年刚入行那几年,达式常的演艺之路并不顺利,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兄妹探宝》反响平平。虽然事业毫无起色,但自己并没有放弃,直到1965年,他主演的《年轻的一代》上映。其中,他饰演的“林育生”一角让他一夜成名。高挑身材、清澈眼神、沉稳气质,他成了观众心中的“理想丈夫”,收获了大批粉丝。然而命运很快按下了暂停键,随后特殊时期,他被迫中断演艺工作,被下放农村劳动整整八年。
那段日子,他和妻子一起干农活、种地、拉水,一边生活一边等待。阳光将“奶油小生”的皮肤晒得黝黑,但性格却愈发沉稳。也是在那段日子里,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女儿,苦中有甜熬过最难的日子,他们的感情愈加坚定。04|重返舞台1973年,达式常终于重返上影厂。他拍摄了电影《春苗》,作品虽然几经波折才上映,但他凭借角色再次被观众记住。此后,《难忘的战斗》《燕归来》《人到中年》《他们在相爱》等作品接连热播,他彻底成了银幕男神,许多人羡慕他的外形和气质,也有人惊讶他“红了这么多年,竟然一点没飘”。
其实,他从未为名利所动。他的妻子王文皓从不干涉他的演艺工作,即使面对吻戏,她也只说“这是工作你尽管去拍。”他也从未辜负这份信任,无论外界如何热闹,他的心始终稳如磐石,舞台是工作家才是归宿。05|61年不买车达式常一生,从未买车不碰方向盘。年轻时拍戏,为了镜头需要开卡车,结果因技术生疏差点冲下路基,把剧组吓坏。在后面拍《东港谍影》时,自己又发生严重车祸,从此留下心理阴影。
即便以后收入不错,他也始终选择坐公交、打车出行,宁愿多走几步也不再碰车。有人笑他“太小心”,达式常却轻描淡写地说:“人知足才长久。”这份“看似古怪”的执念,藏着他对生命和家人的珍惜。如今已年过八旬,头发花白背却挺得笔直,许多人看到相关照片更是触动极深。但对于本人来讲,他没有彻底退休,依旧会到剧院报到,参与排练、辅导新人、偶尔演出。
目前家里没有保姆,生活琐事多亲自操持,时不时陪妻子养花遛弯看书听戏,日子简单而自在。记得达式常常说:“我不是在坚持是还没演够”,这种对舞台的热爱已深入自身骨血。06|写在最后这就是达式常,他的戏路干净人生也一样,没有绯闻、没有炒作、没有豪车、没有豪言壮语。他从年轻到老,都像一棵站在原地的树,安安静静地活,扎扎实实地演,真真正正地爱。从艺61年他把一生都交给了舞台,结婚58年他从未离开过一个人。年轻时是观众眼中的“理想丈夫”,年老时是晚辈心中的“老一辈楷模”。
他不去争也不去抢,只是在自己该在的地方,把事做到底把人爱到底。在这个什么都讲“流量”、什么都求“效率”的时代,像他这样慢慢活稳稳走的人,真的不多了。也许奶茶视频APP记不清他演过多少角色,但奶茶视频APP一定记得:那个穿着灰布衣,拎着布袋子坐公交的老演员;那个对妻子一守就是一辈子的人;那个八十多岁还坚持上班,不觉得累的人。这才是男神,不是因为有多帅气,是他这一生干干净净、稳稳当当、认认真真。他值得被记住,值得被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