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郑伊健和蒙嘉慧两口子最近把他们选择丁克这事说得挺高调,想把不生孩子包装成是为孩子着想、是负责任。其实说来说去,还是把自己放在最中间,说到底就是不想担那个担子。他们说“外面太乱”“社会压力大”“教育竞争太激烈”,讲得好像不让孩子来这世上受苦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但其实无非是把“为自己想”说成是“为大家想”。
嘴上讲不忍心看孩子承受压力,实际上就是不想负起养孩子的责任。生孩子本来就是人对未来的一种承诺、一种承担,可这两口子倒好,拿外面环境不好当成不生的理由,还说这是“保护那些没出生的生命”。话说得漂亮,其实就是自己不想面对养孩子这件麻烦事。
你看现实里头,多少普通人家,不也一样在这乱糟糟的社会里把孩子拉扯大?人家也没因为外面乱就干脆不生了,反而拼命干活、尽力给孩子好一点的日子。郑伊健他们又不是没钱没资源,反而说得这么消极,轻轻松松就把生养这件事给否了,说到底,还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光想着自己。
更可笑的是,他俩还把丁克生活说成是“灵魂伴侣”、是自由的选择,绝口不提这其实就是为了活得轻松、不想扛长久的负担。光说旅游、运动这些玩儿的事,家庭延续、一代传一代这些正经责任,一句都不聊。这种把“不负责任”说成“特别负责任”的说法,摆明了就是想给自己立人设,抢着在公众面前把私事说得那么高大上,不就是怕别人说闲话吗?
大家都说他们“没担当”,其实也不是没道理。普通人认的道理是:真有责任心的,不是躲开问题,而是迎着难处往上走。他俩这些话,说穿了就是把生养孩子这件事想得太窄,只看见“孩子将来累”,却没看见一家人互相陪伴、感情传递、人参与社会这些另一面。
这不是对下一代负责,只是对自己舒服的日子负责。其实明星、名人当中,像这样嘴上说“为了负责才不做”的人不少。但像郑伊健夫妇这样,明明是自己不想干,却非说成是道德高的,倒也不多见。
之前也有些名人也拿差不多的理由说不生孩子,可也没见他们真正为社会多做点啥实际行动来代替做父母的责任,大家当然看不下去。老百姓不是不答应你丁克,是讨厌明明自私却非要说自己多么高尚。郑伊健和蒙嘉慧这一出,说白了就是一场人设戏。
嘴上说“两人有共识”“很满意”,想把丁克说成是更高级、更明白的生活方式。但责任这东西,不是靠逃避来的,是靠实打实的行动和承担得来的。不肯生孩子还自夸负责任,其实就是自己骗自己,顺便再骗骗大家罢了。
周润发、梁朝伟、刘青云、郑伊健……这些没孩子的家庭,不一定真不想要,也可能是生不了。明星对外讲自己丁克,总说那是想清楚了、是自己选的,很少提这光环背后是不是也有难处和苦衷。但你看看香港娱乐圈,好多明星夫妻没孩子,背后原因可比“不想要”复杂得多,有不少其实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生。
周润发和他太太陈荟莲不要孩子,其实是心里有道坎,不是他们主动选不要,是之前孩子没保住。发嫂以前怀过孕,快生的时候发现宝宝被脐带缠住脖子,没救回来。这事之后,发嫂七年都没缓过来,周润发怕她再受苦,干脆决定不再要了。
他们后来也说这叫“丁克”,其实更多是不得已。张卫健和张茜两人其实挺喜欢小孩,本来还打算要两个,但张茜怀了两次都没成。第一次是怀到八个月没保住,她后来情绪特别不好,隔了四年又怀了一次,还是没成,张卫健为了她身体着想,最后说那就算了吧。
陈松伶则是身体出了状况,做了手术之后没法再生了,她先生张铎也没埋怨,反而陪着她,说那就两个人过。梁朝伟和刘嘉玲结婚的时候,两人都不年轻了,刘嘉玲那时都43了,再生孩子确实有点风险。她后来也说了,自己之前没想过生,结完婚偶尔动过念头,但梁朝伟一直就不太喜欢小孩。
再说了,“结婚的时候年纪已经太大,不适合要了”,年龄在这事上挺关键的。冯远征和梁丹妮一开始也没打定主意不要孩子,想着顺其自然。后来冯远征去同学聚会,看同学带孩子太累,就跟梁丹妮商量说要不别生了。
可这么多年过去,两人年纪也大了,看见别人家热热闹闹的,自己家里冷冷清清,心里也不是滋味。冯远征后来自己也说,有点后悔,但这时候再想要,也只能考虑领养了。尔冬升这事就更有点说不清了,他51岁那年和38岁的罗晓文结了婚,恋爱都谈了九年。
婚后他老在外面说,两人说好了要做丁克,坚决不要孩子。结果婚姻到第九年就离了,没多久,尔冬升被爆出来其实有个女儿,还不是和罗晓文生的。所以有些人说丁克,到底是真的两人商量好的,还是就自己不想、或者干脆就是拿这话挡外人,真不好说。
郑伊健他们说,两人经常一起旅游、运动,关系好得像灵魂伴侣。蒙嘉慧也被夸贤惠、会安排,什么事都弄得妥妥当当。但你看香港娱乐圈这么多没孩子的明星夫妻,真正自己铁了心选择丁克的,其实只是一部分。
有的是像刘青云和郭蔼明那样,婚前就说好不要、就想过二人世界,但更多人是因身体、年龄或者受过伤害,最后只能接受没有孩子这个结果。所以啊,那些听起来很光鲜的丁克说法,背后藏着的可能才是更真实的人生。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