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王德赛 特约通讯员 许浩杰
天高云淡,群鹰展翼。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集团军某旅飞行训练现场,只见一架架战机翱翔蓝天,多个训练课目接续展开。
训练结束,战机陆续返航。飞行员们走下战机,在训练中表现出色的一名飞行员告诉记者,前期旅里组织飞行员“进连当兵”,让他对地面战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训练配合更加默契。
“‘进连当兵’那段时间,我深度参与机务工作,全程观摩学习如何检查、维护、保养战机,很有收获。”他告诉记者,通过与机务官兵深入交流,他对战机的性能特点和技战术指标有了更全面的把握。飞行专业知识和机务专业知识的“叠加”,让他对飞行训练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飞行员与机务官兵是平时相互托举、战时生死相依的亲密战友。”该旅领导介绍,他们聚焦未来战场需求,着力提升空地勤官兵配合默契度,广泛开展飞行员“进连当兵”活动,通过加强空地勤官兵的工作联结、情感联结,进一步密切官兵关系,增进战友情谊,推动形成互帮互助、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以往,飞行单位与地面单位工作相对独立,加之飞行训练任务重、节奏快,飞行员与机务官兵虽在工作交接时有一些交流,但思想上联结度不高、情感上理解度不够,存在配合不够默契、沟通出现偏差等情况。
既要壮志凌云,也需“脚踏实地”。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今月以来,该旅党委研究决定,在飞行员中深入开展“进连当兵”活动,通过合理调配飞行计划,分批次组织飞行员到机务连、场务连等单位当兵锻炼。活动中,他们要求飞行员全面参与地勤工作,与官兵共同完成装备检查、跑道维护、航灯布设等任务,加深飞行员对地勤机务工作的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细雨蒙蒙,清晨的机务检查维护工作从机库外转移到机库内。记者跟随几名“进连当兵”的飞行员走进机库发现,机务人员正在精心对战机进行检查维护,飞行员们一边认真聆听机务人员的讲解,一边参与检查维护等机务工作。
“从事飞行十几年,尽管平时与机务战友‘低头不见抬头见’,但对他们的工作内容了解并不多。‘进连当兵’活动开展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我不仅真切地体会到机务工作的辛苦,还对其中的‘门道’有了深刻的理解。”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正在检查飞机的一名飞行员表示,亲身参与机务维护工作,有助于提升飞行员与机务官兵间的默契度,对下一步飞行训练和处置空中特情有很大帮助。
走进该旅某连蓄电池操作间,电源专业骨干讲解完蓄电池充放电和拆装方法后,飞行员们在专业骨干的指导下尝试上手操作。“电池和发动机都是战机的‘心脏’。地面官兵对装备的维护保养,守护着每一个飞行架次的平安起降。”其中一名飞行员一边学习拆装蓄电池,一边感慨地说。
夜色如墨,一辆载着两名飞行员的灯光车,在空旷的机场跑道上行驶。经过几名场务专业骨干的“一对一”培训,他们将参与飞行前的航灯布设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盏盏航灯在两名飞行员的配合下布设完成,原本漆黑的机场跑道逐渐明亮,远远望去像一片“星海”。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容不得任何差错。那些航灯为夜空中的战鹰指引起飞归航的方向,地面战友的认真负责,是我们安全飞行最可靠的保障!”看着自己亲手布设的航灯逐一点亮,一名飞行员感慨地说,“以前飞行的时候,总感觉自己与战机融为了一体。现在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飞行员与地面官兵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走出机场,夜间飞行训练迅速展开。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为构建“空地一体”的训练格局,他们坚持空地人才一体化培养、空地战法一体化创新,组织飞行员和地面官兵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共同研讨实战化训练一系列重大课题,有效助推部队战斗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