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安街路小时焕然一新
北京日报记者 孙宏阳
阅兵活动结束后,前往天安门广场、长安街沿线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许多人发现,“神州第一街”焕然一新,路面黑亮平整,曾经的小“补丁”、小裂缝不见了,行驶更平稳。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段,近七成路面已运年,属于超期“服役”,各类路面病害急需“医治”。此次阅兵活动前,交通部门利个夜晚个小时,完成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之.77公里路面维修,铺油面积万平方米,相当个标准足球场。由于全部深夜施工,大部分市民几乎“无感”。
35小时铺个“足球场”
翻看长安街路面的“病例”照片,网裂、龟裂、坑槽等一系列“病灶”映入眼帘,还有一些点位的检查井与路面存在高差,都会影响市民的驾车体验。
“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段,上次大修还年,近七成路面已运年,属于超期‘服役’。”市交通委城管处处长孙宁宁介绍,从此前诊断结果看,该路段沥青材质老化,局部维修接缝平整度不足,因日常零星修补造成路面“补丁”75处,未来几年路面病害将高发。
为全面提升道路品质,展现“神州第一街”的壮美形象,交通部门启动了长安街路面维修养护工程。
8日前,在仅𱎹天个小时的有效工期内,在多部门协同配合之下,一场异常紧张的路面夜间“手术”在长安街顺利完成。仅用个小时,施工单位铺完了相当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路面沥青。
最大程度减少对社会交通影响
“神速”背后,是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施工组织以及精确到分钟的施工计划。
“施工期间,广场大屏布设、花坛施工等都在同步进行,施工车辆进出场必须周密计划,组织协调工作千头万绪。”孙宁宁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施工图纸,图上.77公里路段精细“切割”段,每天夜里最多个施工段同步作业,最大化提升工作效率。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加速施工车辆办证审批,公安交管近百人开展路面疏导,东城、西城属地街道及公交、地铁加派疏导人员……在市交通委统筹协调下,全市十余个部门协同作战。
为最大程度减少对社会交通影响,施工时间定为每时至次时。
23时一到,长安街迅速切换状态,启动维修施工,交管部门对过往车辆进行导行,施工单位将道路中间的防撞护栏挪移,待施工结束后再予以恢复。
随后,壮观的一幕出现——在临近长安街的东单、崇文门等大型路口,提前待命的大型渣土车、摊铺车等发车,沿着指定路线,首尾相接地赶来,有序驶入施工段。一时间,长安街上机械轰鸣,热浪蒸腾。随着铣刨机车底的刀盘高速转动,老化的道路面层被“铲”厘米,再重新铺𰱨厘米新型沥青。路面最宽位置,8台摊铺机并肩作业,它们身后还跟着十多台压路机。
每晚摊铺六千吨沥青!中国速度,提前在长安街接受“检阅”。
次时,在阳光唤醒城市之前,长安街又恢复如前,迎来新一天的车水马龙。一位家住西单、每天走长安街通勤的市民惊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路面就已焕然一新!”
一次成效显著的路面“手术”
9日,盛大的阅兵式举世瞩目,电视直播画面中,各方阵整齐划一地走过焕然一新的长安街,人、车、路共同构成美丽的画卷。
“过去驾车驶过井盖,会咯噔一下,最近再走长安街,没有一点颠簸的感觉了。部分路面不同车道的色差也没了,更显大气!”市民张先生说。
这是一次悄悄进行却成效显著的路面“手术”。
“重新铺的SMA改性沥青面层,较普通沥青色泽更加黑亮持久,通过添加纤维稳定剂等,提升沥青面层低温抗裂、抗车辙、抗疲劳等性能,市民驾车通行更加平稳。”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市政一处经理张立梁介绍,施工中还结合阅兵需求,采用水性涂料,仅施划基本的行车道分界线、路口停止线组车道导向箭头,最大限度减少在演练和阅兵期间反复涂改。
此次维修养护,一次性消除了长安街道路上层的各类病害,可以避免短期内反复开展中小修,避免多次占道作业。同时,将路面性能稳定保持年道路大修节点,实现近远期养护需求的高效统筹。等年长安街启动大修时,再对道路中下层结构进行深层“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