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票房5亿守不住,成龙来袭,留给管虎和朱一龙的时间不多了
眼瞅着暑假余额就剩半个月,电影院里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有的制片方笑得合不拢嘴,数钱数到手抽筋;而有的片方和导演,对着内地票房排行榜,唉声叹气,愁得直薅头发。 暑期档中下旬,最为典型的当属《浪浪山小妖怪》和《南京照相馆》了,这两部影片依靠绝佳的口碑,引燃了内地院线,其走势一个要冲17亿,另一个保守32亿,厉害一点,能冲35亿。 而国产顶级大制作《东极岛》像是被遗弃的孩子,该片上映8天,票房勉强蹭到2.8亿,票务平台给出的最新预测票房, 连5亿都保不住了。 更扎心的是,成龙大哥带着他的《捕风捉影》点映口碑炸裂,正磨刀霍霍准备大规模上映。 成龙来袭 ,首当其冲就是《东极岛》那本就不宽裕的排片场次。 说实话,导演管虎和主演朱一龙,这回是真被逼到墙角了。 时间,成了他们最奢侈的东西! 一、8天仅收2.8亿票房,《东极岛》预测5亿守不住了。 本次周五与抗战胜利80周年重合,几部新片把开画日期移至16日,这次只有两部主旋律影片上映,一部是纪录片《山河为证》,还有一部是谢君豪主演的《坪石先生》。 这些影片热度较低,基本处于零宣发状态,全国电影院也没有重视起来,排片都少的可怜,截至8月15日16点45分,《山河为证》票房65万;《坪石先生》则只能报收10万。 就算是好电影,如果宣发上面没有投入大量资金,观众是看不到。这就是院线电影之所以昂贵的地方,很多人不理解,为何一部看着很一般的电影,耗资则需要大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造价。
市场还是被老片把控着,《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继续在第一梯队,票房走势均很焦灼,均在3000万,其排片也都在27%左右,占据了整个市场半壁江山。 而口碑方面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浪浪山小妖怪》因为宣发团队请来了傅首尔和苏敏参与线下活动,这两位嘉宾说的逃离家庭和独立女性等话题,与电影的内核背道而驰,很多人跑到豆瓣去打差评。 其实,大众是不怎么关心这些额外事件,豆瓣评分还在8.6分的位置,票房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南京照相馆》的口碑有了提升,从原本的豆瓣8.6分涨到8.7分,要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观影之后,大数据要想让评分增加或减少0.1分,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好电影,一定得是经过时间和大数据检验的,我个人认为《南京照相馆》有很大概率冲进豆瓣TOP前250名。 我把本年度观影第二部五颗星送给了《南京照相馆》,因为此片,全方位优秀,几乎找不到缺点,这也是啡哥极力推荐的原因。
处于第二梯队的影片为《东极岛》《奇遇》《捕风追影》和《罗小黑战记2》。 管虎和费振翔执导的《东极岛》则直接来了大跳水,上映8天才只有2.8亿。 2.8亿!平均下来,一天也就三千多万,这在动辄单日破亿的暑期档黄金期,简直像慢镜头回放。还有,排片与票房严重倒挂。 排片从首日的33%跌到14.5%,票房占比仅10%,这意味着影院经理给它排了场次,可观众就是不买账,上座率惨淡,空椅子比人还多,给这部影片多排片,意味着多亏损。 《东极岛》票房后劲乏力,其首映才7000万,后来单日票房一直跌到1800万左右,这走势就是典型的“高台跳水”。 业内预测,别说冲击更高目标,就连之前被看作底线的5亿票房,现在也大概率要失守了。果不其然, 8月15日,大数据预测票房为4.96亿。 本周六和周日,如果还不能有所表现,这个预测5亿,是铁定守不住了。
之前,我也介绍过,《东极岛》的成本为5.7亿,如果最终票房连5亿都守不住,那亏损可不是一点点那么简单了。 就按照5亿计算,分账比例37%,管虎梁静的七印象电影公司和其余的联合发行方,将回收1.85亿,内地直接亏损3.85亿,这已经不是不及格,是奔着“年度最大惨案”去了。 如果耗资10亿重金打造的《蛟龙行动》特别版,重映票房不够理想, 《东极岛》将会和《蛟龙行动》争夺2025年亏损冠亚军影片。 现在唯一的机会就看海外票房怎么样了。可是,具有国际号召力的成龙,那可不是吃素的,他的来袭,定然不会给管虎任何机会。
二、成龙来袭,《捕风追影》点映口碑炸裂,留给管虎的时间不多了。 今年暑期档一反常态,以前不管怎么样,总能曝出几部5分以下的烂片,而今年则直接曝出了好几部8分以上的高口碑国产电影。 2025年暑期档为历年来质量最高的一届,影迷是真的有福了,就连贾冰的新片《奇遇》,看海报感觉是烂片,谁知道,质量竟然还真不错。 这不,又来了一部新片,这便是成龙、梁家辉和张子枫主演的《捕风追影》,该片在上映前两周就上了专资,并开启小规模限定城市点映。 还没有大规模上映,光点映的票房就已经拿到了7600万,点映是提前把正片内容,对部分观众开放,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口碑不佳,大规模上映的时候,票房会直接崩塌。
之前邓超的《银河补习班》,吴京的《攀登者》,就是点映的时候口碑不咋样,大规模上映之后,票房也呈现了跳水姿态。 《捕风追影》的片方非常有底气,从目前观众曝出来的口碑来看,此片的质量确实不错,很多人都说,这是成龙近十年来打得最狠的电影。 成龙也是的,从《十二生肖》之后,中间也就《英伦对决》还不错,其余的影片,基本都可以划分为质量不佳,甚至烂片范畴。 可能,他也觉得拍了那么多烂片,是时候见识真正的成龙了。《捕风追影》口碑炸裂,势必会在票房上面有所反馈,那么,留给管虎的时间真的所剩无几了。
为啥我会说,成龙的来袭,对管虎的影响巨大的呢? 主要表现在国内和海外两方面: 其一,国内排片挤占《东极岛》。 《捕风捉影》点映都这么猛,一旦在8月16号(也就是明天)大规模上映,后果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啊。 首先就是排片资源大洗牌。 影院经理不是傻子,谁赚钱就给谁排片,《捕风捉影》点映展现出的超高上座率和票房转化率,这就是争夺排片的致命要素。 啡哥查了一下,《捕风捉影》首映排片为21.7%,而《东极岛》的排片会被大幅削减,直接跌到10%。
其次,票房增长大幅放缓。 排片就是电影的氧气,排片被砍,意味着放映场次锐减,观众想买票看都没合适场次。本就疲软的《东极岛》,最后一点微弱的票房增长希望,将被彻底掐灭。 那5亿预测?我觉得可以直接宣告守不住了! 最后,心理打击巨大。 市场信心本就脆弱,成龙大片一来,观众注意力瞬间转移。 《东极岛》彻底沦为背景板,连讨论的热度都会急剧下降。留给管虎挣扎的时间窗口,只能指望成龙大哥《捕风追影》票房扑街,但这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二,《捕风追影》北美开画和《东极岛》同一天。 还有更致命的是《捕风追影》的北美定档日期也为8月22日 ,而这个档期目前有三部华语电影在北美上映。 一部是饺子的《哪吒2》,为英语重映版,由A24发行,据说这次能拿到1000家场馆; 一部是管虎执导的《东极岛》,而他的电影在北美征程很少,之前的《八佰》北美总票房仅37万美元,其余的电影都没有打入北美市场; 一部便是成龙主演的《捕风追影》,成龙在北美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这不用啡哥多说了吧。 只要发行够给力,成龙来到北美,相当于来到第二个本土市场,电影院经理看到成龙的新片中国内地票房爆发,还不使劲加大排片多赚票房嘛。
所以,《捕风追影》定能大幅完胜《东极岛》,现在就看此片的英国市场能拿到多少票房了。 这样一来,留给管虎的时间,其实只有半个月,等到8月22日,英国市场票房出炉,如果起不来,那就真的起不来了。 三、《东极岛》票房扑街,最坑的还是朱一龙,他还能绝地反击吗? 《东极岛》为何扑得如此惨烈? 砸了5.7亿真金白银,拉上朱一龙、倪妮这样的顶流阵容,怎么就落得如此田地?锅,不能只让排片背。 核心原因,大家有目共睹,那就是管虎的人缘太差了。 这部电影的剧本就是按照好莱坞套路写的,管虎还沉迷在《八佰》那种个人英雄主义和视觉奇观的旧梦里,过分强调主角的超级英雄光环,脱离了历史的真实感。 然后就是高举女性觉醒的大旗,立意没错,但手法生硬、嫁接感强,普通观众想看的是,有血有肉的渔民怎么自发地去营救,不是看导演硬塞进来的“私货”。 诸如此类的槽点,整部电影太多了,豆瓣到现在都不敢开分,争议相当大。
其实,我觉得这部最坑的还是朱一龙,他好不容易转型成为院线新宠儿,却连续两次被“私货”打败,这也是没谁了。 必须承认,朱一龙从电视剧顶流转型大银幕,是近年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比胡歌、张艺兴等人强多了,至少在院线票房这一块,他完成了从顶流到百亿演员的华丽转身。 之前的代表作,《峰爆》硬汉形象初立,《人生大事》封神之作拿下金鸡影帝,《消失的她》爆砍35亿冲进影史前15,《河边的错误》彰显文艺片驾驭能力。
可是到了2024年,他投资并主演的《负负得正》票房仅收7000万出头,这是一部低成本爱情片,作为监制的首次尝试,只能算中规中矩。 陈凯歌导演作品《志愿军2》却是实打实的主旋律大制作,每部投资5亿,第二部则只收到12亿,究其原因,还是陈凯歌在电影中加了他儿子这个“私货”路线造成的。 如今,5.7亿巨制的《东极岛》,8天票房仅收2.8亿,预测难破5亿,成了暑期档亏损最大的影片,连续两部大制作商业片未能达到预期,“扛票房”的能力是不是显著下降了? 作为核心主演的朱一龙,必然成为票房失利的第一责任人,承受最大的舆论压力和资源折损。 连续遇挫,朱一龙急需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来稳固地位,重拾市场和资本的信心。 他的下一张王牌,是与张艺谋合作的《惊蛰无声》,另一位主演为易烊千玺。 老谋子近几年堪称定海神针,票房稳定性超强。
从《悬崖之上》到《狙击手》,再到《满江红》《第二十条》,题材各异,但票房均是大卖或远超预期,几乎没有失手。张艺谋的名字,就是票房和品质的双重保障。 再说张艺谋指导演员功力深厚,谋女郎、谋男郎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他能精准捕捉演员特质,并将其最大化地融入电影,赋予角色独特魅力。 朱一龙身上兼具的文气与韧劲,正是张艺谋擅长挖掘和放大的类型,希望《惊蛰无声》能够让朱一龙扳回一城,这也是他的关键一役。
四、结语。 《捕风捉影》的强势登场,留给《东极岛》在影院里苟延残喘、试图挽回哪怕一点点颜面的时间,按小时计算都嫌多。 对管虎而言,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市场用真金白银告诉他,观众要的是真诚的故事,不是导演的自我陶醉。 对朱一龙而言,这更是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能不能爬起来,纵身一跃跨过去?全看他和张艺谋的《惊蛰无声》了。 对于《东极岛》5亿预测守不住,您有想说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