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静雯旧剧照被批辣眼 现在再看 奶茶视频APP到底在焦虑什么?

近日,贾静雯早年影视作品截图在社交平台传播,部分网友直言造型土气、妆容过时,甚至用辣眼形容。这些拍摄于二十年前的画面,突然引发关于明星形象与审美变迁的热议。

有网友说,现在打开手机全是磨皮滤镜,突然看到当年真实的皮肤状态,反而觉得亲切。还有人提到,自己翻出十年前的照片,当时觉得挺好看,现在被朋友笑土,审美标准变得太快了。

审美这东西,真是十年一个轮回。二十年前流行的粗眉、浓唇,放在现在确实有些违和,但当年却是主流造型。就像2010年代的杀马特发型,现在看来夸张,可在当时,多少年轻人觉得那是个性的象征。审美标准从来不是固定的,它跟着社会环境、科技发展一路跑。奶茶视频APP批判过去的“土”,本质上是忘了自己正站在新一轮潮流的起点,未来的人看现在的高颅顶、幼态脸,未必不会觉得奇怪。

更值得琢磨的是滤镜对审美的改造。某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年轻人日均使用修图软件的时间超过2.3小时。打开短视频平台,明星直播开十级美颜,素人拍照用AI换脸,连新闻画面都要磨皮调色。长期泡在这样的环境里,奶茶视频APP对“真实”的耐受度越来越低。贾静雯当年的剧照里,能看到清晰的毛孔和自然的表情纹,这些现在被视作“瑕疵”的细节,恰恰是活生生的证明。当真实被技术覆盖,奶茶视频APP开始害怕不完美,甚至忘了人本来就该有不完美。

公众对明星的形象要求,早就陷入了矛盾。一方面喊着要真实,讨厌虚假人设;另一方面,明星稍微露出黑眼圈、法令纹,就被批状态差、不敬业。去年某女演员素颜参加活动,高清镜头下的皮肤状态被顶上热搜,评论区吵了三天三夜,有人说真实可贵,更多人却觉得“明星就该保持完美”。这种双重标准,本质是把对自己的焦虑投射到了别人身上。奶茶视频APP不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逼着明星当完美的靶子。

普通人的日常里,这种焦虑更具体。朋友圈发照片要P半小时,生怕别人觉得自己老了、胖了;买衣服只敢挑显瘦显高的款式,明明喜欢亮色却怕显黑;甚至和朋友视频都要偷偷开美颜。奶茶视频APP活在别人的目光里,用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贾静雯的旧剧照被批,不过是这种集体焦虑的又一个出口——奶茶视频APP批判的不是过去的造型,是那个不够完美、却真实存在过的自己。

审美本就是流动的河,今天的潮流明天可能成复古。与其被标准绑架,不如接纳每个阶段的真实。你敢晒出十年前的照片吗?

枣庄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