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81岁时再登珠峰”,王石的健康秘籍和“斜杠”人生
作者:是你的犇爹 来源:重庆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08评论数: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苑旨 曹宇悦)从带领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到多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刷新纪录,再到完成36年公益长跑,今年74岁的王石仍在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书写新的传奇……9月5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中国会客厅》栏目特邀著名企业家王石做客,讲述他的健康秘籍和“斜杠”人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您擅长登山、赛艇、攀岩等有挑战性的运动,这些运动吸引您的特质是什么?它们给您的回报是什么?
王石:小时候我梦想当飞行员,长大后参军成了空军地勤,有条件之后又接触了滑翔伞、滑翔机,将爱好和极限运动结合起来。我喜欢挑战性的运动和家庭环境有关,我的母亲是马背上的民族——锡伯族,喜欢到大自然探险,在困境中寻求心灵的解放。
我年轻时喜欢田径、乒乓球和足球,后来又爱上了登山。一开始登山是为了“出风头”,但从结果上来看,这类运动反而让我学会谦卑,学会尊重同伴、尊重大自然。比如1999年登玉珠峰时,我进山之后就开始呕吐,什么都吃不下去,在那个什么都稀缺、连空气都稀薄的环境里,同伴递过来一个红苹果,我觉得太珍贵了。从山上下来之后,我的感受就是一切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您曾有过登珠峰时缺氧甚至濒死的体验,这种感觉和创业有何相似之处?
王石:当时是非常极端的情况。在攀登非常有难度的希拉里台阶时,我发现前面“塞车”了,原因是有3米宽的冰面是铝梯够不到的,大家都在冰上打滑、上不去。当时我心想只要前面有一个人扭头回去了,我就跟着回去,但前面愣是没有一个人放弃。轮到我了,我必须得上。没办法,大家是一个集体。
之后登珠峰缺氧,我体会到了“濒死状态”——仿佛只要坐下来闭上眼睛,就进入天堂了。尽管我觉得天堂很美好,但还是愿意在现实的世界中多做停留,因此我选择了坚持下去。做企业虽然没有那么极端,但往往也是“在艰难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您曾提出“不要一味去追求长寿”的观点,您怎样看待长寿?
王石:追求长寿是人之常情,但我认为人不能过于贪婪地追求个体长寿,而忽视代际传承。奶茶视频APP应该追求健康且对社会有意义的长寿,既不给后代和社会增添负担,还能创造财富。我希望自己退休后能继续工作20年,再享受15年个人的健康生活,活到95岁。人生不过百年,如果说奢望活到110岁甚至120岁,我个人觉得这有些贪婪。
除了个人寿命,奶茶视频APP还应关注我国各地区的人均寿命,在此基础上探讨健康才有意义。我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的、因运动而充满活力的老年生活,希望在81岁时第三次登上珠峰。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国家卫健委在今年启动了“体重管理年”行动,在体重管理方面,您有什么秘诀和大家分享?
王石:我的体重管理方法是控制食物的种类、总量和顺序。用餐时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最后吃碳水化合物。蔬菜膳食纤维多、糖含量低,先用蔬菜填住约1/3的胃,之后更容易吃饱,避免过量饮食。此外,我这个年纪还需要戒糖、避免吃太油太咸的食物。一年中可以“放纵”一两次,不必完全节制,关键是把握节奏。
我体重曾达到过74公斤,还不吃早餐,后来发现这很糟糕。实际上,不管年纪多大,早餐都应该是每日营养最好的一餐,我60岁后才意识到这点。现在我的早餐很丰富,会吃肘子、红烧肉、羊肉,还有两个鸡蛋,当然吃这些食物之前会先吃蔬菜沙拉。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作为银发族和企业家,您认为在发展银发经济的过程中,有哪些是需要关注的?
王石:未来银发经济有庞大的体量,我认为要激活存量财富与固定资产,同时鼓励更多人,尤其是银发族参与户外运动。在当下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两代人、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愈发重要。因此,我打造了碳中和社区,会定期举办各种运动节、文化节、艺术节,其中不乏适合老年人的活动。
老年群体有其独特优势,他们的修养、文化、阅历、经历无法被新技术或年轻人取代,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会更有价值。在银发经济时代,老年人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积极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希望自己也能扮演这样的角色。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