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伊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人合唱团的成员之一。
“歌声中的情感只有了解那段历史才能唱出来。”虽然是“05后”,但对孙景伊来说,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并不只是停留在历史课本中的文字。她从小就听老人讲述抗战故事,听得最多的,是太姥爷“一根扁担”的故事。
孙景伊的太姥爷名叫孙嘉彬。1942年麦收后,敌人侵占山东莒城(今日照市莒县)石井村,抓名村民,孙嘉彬也遭到一顿殴打。就在那天夜里,他跟着本村一位叫王均的哥哥,毅然走进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侦察排的队伍。
加入抗战后,孙嘉彬常常和战友们白天埋伏,夜晚用扁担挑着二十斤装备急行军。1944年,孙嘉彬的扁担不再挑装备,而是去送情报。在敌占区的街巷间,他和战友王均扮成货郎,挑着扁担,箩筐里的针头线脑下藏着情报。不幸的是,有一次,孙嘉彬与王均遭遇敌人追赶,敌人把王均追进死胡同,王均被捕后壮烈就义。
太姥年去世,那一年孙景伊刚出生。长大后,她时常翻阅太姥爷生前手写的回忆录。回忆录里太姥爷这样写道:“不赶走日寇,民族是无法安居乐业的。八路军最抗日,纪律严明,得到人民的拥护。幸存者都生活在新社会幸福之中,这真是来之不易的,是用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今天。”
孙景伊说,能够有机会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对她来说意义非凡。“抗战英雄们当年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迎来伟大胜利,看到今天中国的大好河山。每一声歌唱都是对先烈的回答。”本报记者 邓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