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7 来源:逞性妄为网作者:众生皆可为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成 通讯员 范梦瑶 张兴粤
【名片】
石家文,1968月出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年站上讲台开始,年如一日,坚守教学一线,不断改进教学方案,让数学妙趣横生。撰写论余篇,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个;教学设计《等差数列前n项和》和《探究棱台的三视图》参赛,分别获得国家一、二等奖。石家文爱生如子、因材施教,所带学生多人考入清华、北大;牵头组建湘西州石家文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先后培养正高级教名、特级教名、州级学科带头𱍉名、县级学科带头人名、数学骨干教名。
【故事】
新学期伊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第一中学,书声琅琅。
“同学们,我们看看这道题有几种解法。”高班教室里,数学老师石家文正在讲课。年进入永顺一中,校园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石家文的满头青丝也变得两鬓斑白。
初心如磐,坚守教育梦想
“直到上学以后,我才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石家文说,老师用知识为他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自己将来也要成为一名教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1992年,石家文从吉首大学数学系毕业。原本可以留在城市工作的他,坚守初心,毅然回到家乡永顺三中教学。
农村学校条件异常艰苦,住在简陋的小木屋,与学生同锅做饭,但石家文从不计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将休息时间也奉献给教学和研究。“屈才”“蠢、憨、傻”……面对别人的嘲讽,石家文一笑了之。
石家文的付出换来了突出的教学成绩,他也月调入永顺一中。
调入一中后的石家文,兢兢业业坚守一线,拒绝转向相对轻松的教育管理工作,拒绝大学同学的“下海”聘请,拒绝民办学校的优厚待遇。
“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教书。”石家文初心如磐,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家乡孩子播种知识。
潜心钻研,绽放教学光芒
“解题,解题,数学学习的阶梯。”石家文上课总是金句频出,课堂既有知识也有欢笑。
“听石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枯燥、深奥的数学知识在他那里变得妙趣横生,大家都被他带动起来,兴趣高涨。”学生们表示。
如何让学生对复杂、枯燥的数学知识感兴趣,是石家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常常打破教学常规,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学生课堂,循循善诱、层层深入。
作为数学教研组组长,石家文深知“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非常注重解题,把解题当成娱乐,时常收集全球竞赛题并研究到深夜。
石家文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学中。每当经过思考分析解出了一道难题,他都感到快乐无比。石家文犹如辛勤的园丁,在湘西教育的沃土里默默耕耘,培育一届又一届学子。
截至目前,石家文所带学生中,多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多人高考数学成绩进入本省万分之一行列。2024年,石家文荣膺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匠心流传,播撒爱的希望
优秀的教学成绩并没有让石家文停下脚步,他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中学数学》等核心教育期刊上发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用策略》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余篇文章。主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深度学习的探究》等三个省级课题,获省级以上奖励。
石家文不仅是科研“牛人”,更是带队高手。
2020月,湘西州“武陵人才行动计划”石家文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他给青年教师设计成长计划,布置学习任务,并定期听课评课,交流提高。
“作为首席名师,我有责任把平时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分享给大家,变成共同的智慧。”石家文说。
“石家文老师治学严谨,管理严格,在名师工作室的这段时间以来,我收获非常多,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都成长了很多。”在石家文的指导下,永顺一中王菊香老师成长迅速,2024年获评湖南省特级教师。
年轻老师黄超,通过名师工作室的熏陶,业务能力提升很快,现在已成为永顺一中数学教研组组长。黄超说:“石家文老师教给了我们具体的方法,他终身学习的态度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快退休了,看到身边的年轻教师挑起大梁,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我就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石家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