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启动“战争部”,前美驻华大使急了:正中中国下怀
【文/观察者网 柳白】美国国防部长,摇身一变成了冷战前的“战争部长”。美国总统特朗日签署的国防部更名行政令,令世界舆论哗然。
比如美国《纽约时报》就在当天的分析文章中指出,特朗普这么做可不是单纯为了怀旧,而是传递出更强烈的备战和进攻信号。在批评者看来,特朗普和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做法正在拆解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安全体系,削弱盟友信任,强化了中俄关于美国是“好战国家”的描述。
“这一决定是种倒退。”前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抨击称,改名“正中中国下怀”,“中国会将此作为证据,表明美国是国际秩序的威胁,而中国才是和平的捍卫者”。
“政客新闻网”也注意到,许多人对这一举措表达了沮丧、愤怒甚至彻底的困惑,觉得为这样一个徒有其表的工程耗资数十亿美元,对解决军方最紧迫的挑战几乎没有帮助。
9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决定恢复美国国防部历史旧称,将其更名为“战争部”。 IC Photo
“他们正在拆解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规范”
文章称,虽然特朗普及其内阁官员希望美国回到能够赢得战争的时代,但这些人基本无视过年来最大的成就:避免超级大国爆发冲突。
1949月,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签署法律,将“战争部”改组为“国防部”时,距离苏联首次核试验仅天,距离新中国成立也不到两个月。对那时的美国人而言,“国防部”这个新名称,意在体现“威慑至关重要”的时代特征,毕竟一旦超级大国之间爆发战争,可能会导致地球毁灭。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冷战最大的成就在于:尽管爆发了种种局部战争,美苏经历了古巴导弹危机及此后的军备竞赛,但冷战大体上始终处于“非热战”状态。
正因如此,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国防部改回“战争部”不仅仅是一场怀旧。
“我们赢得了一战和二战,那时不是靠国防部,而是战争部。”赫格塞日在福克斯新闻上说,“正如总统所言,我们不仅仅是防御,而是进攻。”
赫格塞日进一步表示,“我们要进攻,而不只是防守。我们要最大化杀伤力,而不是不温不火的合法性”“我们要暴力效果,而不是政治正确。我们要培养战士,而不只是捍卫者。”
对于过去七个月里目睹美国国家安全体系剧变的人来说,特朗普的命令并不令人意外。
“在某种意义上,这完全合乎逻辑:这届政府正在把我们带回杜鲁门之前的那个时代。”长期担任陆军军官、曾在布什和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要职,并担任过美国驻北约大使的道格拉斯·卢特说,“他们已经拆解了二战后建立起来的机制、制度和规范。”
“比起改名,更实质性的变化在于他们的所作所为。”他补充道,美国盟友已怀疑美国是否会履行防务承诺,还对特朗普在对俄问题上的反复摇摆提出质疑。“一旦作为联盟粘合剂的信任被侵蚀,要想挽回将付出极高代价,甚至可能根本无法恢复。”
“特朗普曾觉得名字好听,房子能卖得更好”
最近几个月,特朗普对建立威慑表现出兴趣寥寥,他更热衷于投资新武器,在防务上的一大投资是“金穹计划”项目,即在全美范围内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但在美国的对手眼中,这个涉及将反导武器布置到太空的系统,看起来更像是进攻而非防御。
文章称,称呼措辞上的变化,对其他国家而言同样重要,无论是盟友还是对手。这次改名恰好会印证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的说法——美国所谓的热爱和平、遵守国际秩序,不过是掩饰其好战本性的幌子。
“这一决定是种倒退。”伯恩斯臆测,在中美争夺全球影响力的激烈竞争中,这么做“正中中国下怀”,“中国会将此作为证据,表明美国是国际秩序的威胁,而中国才是和平的捍卫者”。
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 视觉中国
此外,当初俄乌冲突爆发时,西方一再渲染北约的存在完全是防御性的。但最近几周,特朗普与赫格塞思反复强调美国“厌倦了防御”,这一表态恰恰削弱了西方的上述立场。对他们而言,“战争部”的回归预示着:“新警长”已上任,对武力使用的看法也有了新变化。
不过《纽约时报》同时提到,从某个层面看,特朗普与赫格塞思的所作所为无非是“品牌重塑”。
特朗普对此再熟悉不过了,他曾多次给房地产项目更名,希望名字好听就能卖得更好。美国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使命并未改变,尖端技术单位如美军网络司令部或特朗普钟爱的太空司令部,也依旧承担着防御与进攻的双重使命。
在另一个层面上,为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重新命名,将被视为“特朗普革命”的延续。
特朗普及其助手已明确表示,他们认为软实力根本算不上一种“力量”。在这个新体系中,美国软实力遭到摒弃,硬实力被推崇。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禁播“美国之音”与“自由亚洲电台”、削减国务院数十亿美元对外援助预算,这些举措都在宣告:美国不再推动所谓的“民主”事业,不再扮演慈善国家角色。
两党政客狂吐槽:天知道有多少麻烦事
改名工程是庞大的。
“政客新闻网”5日报道称,特朗普签署的改名行政令细节仍不明确,但官员们可能需要更换分布个国家和国个州、超万处设施上的国防部印章。从六大军种和几十个机构的信笺抬头,到食堂里印压标识的纸巾,再到五角大楼商店里的钥匙扣和小饰品,都得换一遍。
“这纯粹是为了迎合国内政治受众,”一位前国防官员表示,“这不仅会耗费数百万美元,而且对中国或俄罗斯的考量毫无影响。更糟糕的是,我们的对手会利用这一点,把美国描绘成战争贩子和国际稳定的威胁。”
正式改名还需要通过国会审议。一位熟悉相关讨论的人士称,白宫正在寻找绕过国会投票的办法。
白宫的一份文件称,特朗普的行政令授权赫格塞思在所有官方沟通中称自己是“战争部长”,并提出确保改名在整个部门落实的措施。
“如果真这样搞,后续可能会出现无数细碎的麻烦和烦心事,”一位国防部官员表示,“这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改名还遭到负责监督五角大楼预算的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激烈反对。
他说:“若改称战争部,就必须确保军队真正具备预防和赢得战争的能力。若不愿在军费上大幅超越卡特或拜登时期的投入,就无法维持美国霸权。‘以实力求和平’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而非徒有其表的更名。”
民主党人迅速指出这件事的讽刺性——这位似乎渴望诺贝尔和平奖、并承诺结束加沙与乌克兰战火的总统竟盯上了“战争部”这样的名字。
“当前国际环境极其危险,”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首席民主党议员珍妮·沙日在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节目中说,“总统与国防部长耗费时间精力在这种事情上,而非聚焦于现役部队战备状态,分明是想转移国内其他矛盾的注意力。”
目前,五角大楼虽将X平台账号更名为“战争部”并更换头像徽章。
一位国防官员透露,此前特朗普政府要求清除所有涉及“多元、平等、包容”内容时,各部门耗时数周才完成网站清理。“那还只是撤下照片,”该人士表示,“这次连徽章都要换,所有相关文件都得调整。”
这项更名必然会令许多依赖国防部资金的大学、非营利机构和承包商陷入困境,并可能带来巨大的舆论挑战。
“一旦执行,在战术层面,这意味着必须重新更换大量合同、营销、业务拓展资料,无论是数字的还是纸质的,只要明确提到国防部的,都要改。”一位国防工业顾问说。
“在更高层面,甚至是哲学层面,这也会引发新的问题:支持‘战争部’意味着什么?这很可能向我们的盟友和对手同时传递出更具挑衅性的信号。”